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半月谈评论:在基层一线锤炼年轻干部

2018年07月30日 09:28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 

  刘良恒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随后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这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明确要求。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迈进,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归根到底在于培养选拔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接续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坚决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破除唯年龄偏向,改进后备干部工作,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推动落实常态化配备目标,年轻干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年轻干部工作有了新内涵和新使命。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有效的举措,及早发现、及时培养、源源不断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作为当前年轻干部的主体,“80后”“90后”有优势也有劣势。一方面,他们生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接受过良好教育,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另一方面,不少年轻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毕业后又直接进“机关门”,对基层情况体认不足,缺少在基层服务群众、解决棘手问题的经验。

  “玉不琢,不成器。”对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苗子来说,只有在基层一线的复杂实践中经受千锤百炼,才能成长为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接班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环境治理、信访维稳等难点焦点问题最直接,矛盾最尖锐,利益博弈最激烈,所以基层一线成为“大熔炉”和“赛马场”。年轻干部如果不投身到火热的基层实践中来,就无法真正认识到国情的复杂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性。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年轻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经历,才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才能深刻认识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才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重视基层工作经历,尤其注重向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支一扶”计划和特岗教师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倾斜。各地组织部门加大直接选调大学生到基层或偏远地区工作的力度,大批年轻干部被送到脱贫攻坚“主战场”。年轻干部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但不容忽视的是,年轻干部不愿到基层,或者身在基层心不稳、不愿留等情况依然比较突出。少数人到基层工作动机不纯,抱着“镀金”的心态混经历,“身在曹营心在汉”,心思没放在基层工作上。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除了条件苦、工作累、担子重、责任大等直接困难以外,一些思想观念上和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因素也是基层引不来、留不住年轻干部的重要原因,必须下大力气扫除。

  打破论资排辈的“潜规则”。在基层干部选任工作中,不看能力排资历、不比业绩论年头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操作办法固然有其合理因素,但也打击了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干部队伍里“熬”的心态盛行。必须解放思想,冲破固有观念束缚,对有潜力的优秀苗子,既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又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

  选人用人切实注重基层导向。“在群众身边,不如在领导身边”“让群众满意,不如让领导满意”……不可否认,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在年轻干部群体中仍有市场。要纠正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就得切实在选人用人方面注重基层导向,将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选任年轻干部落到实处,重奖那些老老实实扎根基层、兢兢业业干出实绩的年轻干部,不让老实人和有担当的人吃亏。

  建立保护基层年轻干部的容错机制。年轻干部的优点是有冲劲,有闯劲,干起工作来风风火火;缺点是实践经验不足,处理问题缺少耐心和韧性,容易犯急躁冒进的错误。对身处基层的年轻干部,要做到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另一方面,要构建科学的容错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年轻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编辑:姜雨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