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守住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

守住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0年05月08日 19:07 来源:求是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制度安排,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

  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确保最困难的群体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地脱贫,是各级民政部门服务支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大局、推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责任。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倒计时,全国还有551万未脱贫人口,近200万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存在返贫风险,近300万贫困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还有大量因新冠肺炎疫情致贫返贫的困难群众,不少都需要通过兜底保障实现脱贫。

  必须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

  开展专项行动,确保兜住底

  为坚决履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治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民政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

  健全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开展信息比对,掌握未脱贫人口、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和建档立卡边缘人口中尚未纳入社会救助的人员信息,组织地方民政部门开展摸排核查,逐户逐人掌握情况、落实政策。

  利用社会救助部门信息共享、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等,监测预警潜在救助对象,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落实低保渐退、收入扣减等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强化分类救助,确保兜准底

  贫困人口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是民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脱贫攻坚的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加大对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救助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口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确保“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继续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健全完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应补尽补、按标施补”。

  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照料护理服务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托养照料等多种方式,为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或社会化照料护理服务。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完善并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政策,落实好孤儿保障提标工作。

  推进综合施策,确保兜好底

  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需要统筹资源、加强衔接、合力攻坚。发挥社会救助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和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形成相关部门救助合力。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作用,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核审批程序,推动全面建立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加强临时救助和低保政策衔接,发挥救急解难作用。

  密切跟踪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救助兜底脱贫的影响,全面监测预警受疫情影响人员因疫致贫、因疫返贫情况,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措施。

  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力量等参与社会救助,妥善解决特殊困难群众遇到的个案问题,切实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近年来,福建省建瓯市在脱贫攻坚中想方设法解决深度贫困问题。通过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土地托管、兜底保障等措施,纪检、民政、扶贫等部门全程跟踪,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图为2018年11月15日,建瓯市扶贫办工作人员在贫困户家中核实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兜稳底

  2020年后,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但相对贫困问题仍会长期存在,需要不断健全完善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加快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涵盖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的多层次救助体系,有效化解“低保捆绑”、“悬崖效应”。

  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立法进程,推动社会救助体系更加优化、成熟和定型,实现兜底保障法治化、规范化,建立健全“两不愁三保障”兜底保障长效机制,使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更加密实牢靠。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推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对各级民政部门的一次大考。

  必须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慎终如始、善作善成,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确保完成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任务,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 徐愚 唐淑楠 编制

【编辑:王诗尧】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