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延安时期“文艺入伍”的热潮

延安时期“文艺入伍”的热潮

2020年05月25日 21:13 来源:学习时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78年前,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成为中国文艺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军队文艺工作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部队进行宣传教育、调节部队生活、提高战斗情绪、扩大我军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文艺工作者积极深入部队、深入基层,熟悉了解官兵情况,着手创作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作品,掀起了“文艺入伍”的热潮,直接推动了延安时期我军文艺工作的发展。

  走出“小鲁艺”,奔向“大鲁艺”

  抗战以来,大批知识分子参加到人民军队中,文艺工作方面,也有许多新的知识分子参加进来,壮大了军队的文艺工作队伍。但《讲话》中谈到的文艺界中存在的一些混乱与错误的观点,在当时我军文艺工作中也存在着,受演“大戏”、演外国戏的影响,我军文艺工作也走过一段教条主义的弯路,产生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弊病。

  《讲话》发表后,5月30日,毛泽东又到桥儿沟的鲁艺,对全体师生说:“你们快毕业了,将要离开鲁艺了。你们现在学习的地方是小鲁艺,还有一个大鲁艺。只是在小鲁艺学习还不够,还要到大鲁艺去学习。大鲁艺就是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是大鲁艺的老师。你们应当认真地向他们学习,改造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立足点逐步移到工农兵这一边来,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始从思想上真正懂得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主体——工农兵服务的极端重要性,懂得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因此下定决心,走出“小鲁艺”,奔向“大鲁艺”。他们纷纷深入部队到官兵中间去,积极创作出具有“战味”“兵味”的文艺作品。

  在“文艺入伍”的过程中,塞克、陈荒煤、刘白羽等分赴各部队了解情况,他们和战士们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个炕上休息,在一个行列里行军和战斗,一起度过艰险和困难,逐渐摆脱了过去那种脱离部队实际、与部队存在隔阂的状况,创作的战争题材作品越来越多,如陈荒煤的《我们的指挥部》、成荫的独幕剧《打得好》、丁里的《子弟兵和老百姓》和部队艺术干部学校的活报剧《保卫边区》等。数量上较以前增多,质量与艺术水平显著提高。这一深入基层、到连队去的文艺新风,不仅对提高我军文艺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也促使文艺工作者在与干部战士的近距离接触中升华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形成“兵演兵、兵写兵、兵画兵”的特色

  《讲话》发表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探索“如何根据部队特点、创立部队作风,实现为兵服务”的要求。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的肖向荣提出,我们应该把握军队的特点,把它反映和表明在我们的文艺工作上来,创造适合于兵这个对象的文艺,创造军队的形式和军队的作风。

  在“文艺入伍”的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一方面把自己的创作普及到官兵中去,同时他们又向官兵学习,吸取新鲜的东西丰富自己的创作,还有意识发现、培养了一批军队基层文化人才,形成了我军文艺工作“兵演兵、兵写兵、兵画兵”的鲜明特色。

  在陕甘宁边区“诗歌大众化”的活动中,战士们的诗歌创作特别亮眼,连识字不多的战士都能参加创作,他们的诗作吸收了民歌、快板和顺口溜的形式,语言朴实,被称为“枪杆诗”“快板诗”。影响很大的作品如《手榴弹》:别看我是生铁蛋/我的用处不一般/不喝水来不吃饭/冲锋陷阵我当先/大家好好把我练/投得准,打得远/轰隆声冒黑烟/能顶几架轻机关。

  战士们踊跃参加部队群众性文艺活动,出现了一批战士诗人、战士艺术家。他们不仅能写诗,而且能画墙报、单幅画和连环画,有的战士画作被选入领导机关出版的画报里。战士也写歌曲,搞大合唱活动。有的连队集体创作剧本、自己演出。《田家会战斗》《探监狱》等剧的创作者就是“几个看护员、通讯员、司号员、理发员”,他们使用的创作手法及表现角度,有的就连专业的文艺创作者都难以做到。这批根植在部队、对部队熟悉的士兵艺术家的出现,使我军文艺工作更加贴近官兵,更具有战斗力。

  提高部队政治质量和军事技术的一把钥匙

  “文艺入伍”不仅活跃了我军的文艺生活,而且也为我军文艺工作创造出更加多样的内容和形式。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部队的秧歌队就创作演出了300多个反映部队和战争生活的新秧歌剧,观众达8万人次。由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集体创作的《张治国》获得广泛肯定。1943年11月,中央宣传部提出,文艺工作各部分中以戏剧工作与新闻通讯工作为最有发展的必要与可能。在党的提倡和重视下,这一时期军事通讯报告好作品层出不穷,如吴伯箫的《黑红点》、杨朔的《铁骑兵》和刘白羽的《记左权同志》等,形成了我军通讯报告紧贴战场创作的独特艺术风格。军歌创作成果丰硕,主要有《中国共产党怎么样》《新四军进行曲》《八路好》《前进,子弟兵》《团结就是力量》《八路军大合唱》等。

  “兵演兵、兵写兵、兵画兵”的广泛开展,官兵群众性文艺活动水平的提高,不仅进一步活跃与丰富了广大干部战士的生活,而且对于提高广大指战员的军政素质、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山东画报》的创办者康矛召所说:“文化活动的浪潮在冲洗着愚昧、笨滞、枯燥与消沉,它给我们的部队灌输着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和发扬勇敢的战斗精神。它是提高部队政治质量和军事技术的一把钥匙。”

  作者:钱均鹏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