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寻访阿斯旺 沿尼罗河逆流而上

2011年03月23日 16:26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寻访阿斯旺 沿尼罗河逆流而上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从空中俯瞰充满神秘色彩、长度位居世界第一、独一无二南北流向的尼罗河,就像漫漫黄沙中一条绿丝带贯穿埃及。而河段陡然变宽的部分,就是阿斯旺大坝和它拦截河水形成的蓄水湖。河畔先民建造的黄色神庙与脚下蓝绿阴柔蜿蜒的尼罗河形成强烈对比,带给人们无比的震撼。虽说我也去过像胡佛这样的世界知名水坝,但得到的综合印象,雄奇秀丽的阿斯旺水坝还是在我心中处于领先位置,时时浮现。

  阿斯旺新老水坝

  尼罗河以其丰沛的河水养育了沿岸的人民,产生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太阳历法将一年12个月分为三季:耕种、收获、泛滥。泛滥季虽有灾害,但给两岸带来的肥沃淤泥使农民欣喜若狂:这是粮食丰收的保障。河水上涨的当天,人们会载歌载舞举行盛典敬奉尼罗河神。

  为了储存夏末的洪水应付干旱,1902年在尼罗河上就修建了阿斯旺老坝。而建造阿斯旺大坝则是在1960—1971这11年间,位置在老坝的上游8公里处,库容达480亿立方米,几乎是老坝的10倍,同时形成了巨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湖。

  水坝的建成带来了充足的电力,除了自己发展工业还可以出口。纳赛尔湖使尼罗河彻底摆脱了泛滥和枯水,耕地得以扩大;为百姓提供了廉价的水电。而为了挽救将被水淹没的诸多古迹,埃及政府也向联合国求援,把这些神庙提前搬至了安全的地方。

  无限风光在坝顶

  我们从卢克索乘邮轮逆流而上,沿途尼罗河旖旎的风光令人心醉神驰。航行的第二晚经过阿斯旺大坝船闸,船要等待水位升高后驶入纳赛尔湖,第三天再乘车返回大坝参观。

  阿斯旺大坝就像是铺在大湖上的一条宽广公路,经过安检,我们走上大坝。从主坝向上游看是宽15公里长500多公里的纳赛尔湖,紧急溢洪道就在右边,发电站则在坝后的左边。

  坝上有很多标志牌———水坝断面图标明水坝高111米、下底宽980米、顶部宽40米、坝长3830米;航拍平面图显示了拦腰截断尼罗河的拱桥形大坝、纳赛尔湖和截流后尼罗河这些主体工程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卫星影像从我们看不到的角度展示着大坝雄姿。

  极目远眺浩瀚飘渺的纳赛尔水库湖光山色,白鹭群飞、渔船点点、波光粼粼。两岸群山层峦叠嶂,深蓝的水边泊着无数漂亮的帆船,阳光照着山坡上明丽的别墅。湖面上大规模的水产养殖箱、拦截网排列整齐有序;远处,大坝斜坡映衬着白得耀眼的埃苏友谊纪念碑如莲花绽放;回首下游深黄色的两岸护卫着蓝蓝绿绿被驯服的尼罗河水一直流向下埃及三角洲。

  大坝深深的水泥斜坡下是规模宏伟的发电站———输电线塔密密匝匝,将50万伏高压电源源不断送往远方……低洼之处由低而高的层层褐土台阶、岸边的垒垒积石、堆堆黄沙都留下了当年工程施工时的历史印记。你会被酷热沙漠中人力征服自然所创造的万千气象所折服,仿佛听到了当年施工现场发出的轰鸣声……虽然这座高科技化的电站秩序森然地矗立在你面前,与周边的静美景色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我怦然心动,但环顾四野,青山绿水中大坝电站却又有一份远离尘嚣的自然和谐。抬头,朵朵白云飘过蓝天;低头,湛蓝湖水中云的倒影匆匆而过,脚踩着坚实的大坝,赫然就感到人类在自然界中是那样的渺小,但就是无数渺小的人却创造出阿斯旺大坝这样的世界奇迹!

  回想刚参观过的阿布辛贝神庙,据说,拉美西斯二世的石雕巨像竟然是先将原雕像头和躯干分离、整个神庙被拆成了8000多块后迁移到高出60多米的新址上复原的。为了建大坝,类似的古迹就搬迁了21座,如此庞大的工程令人惊叹!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见证着埃及人民的聪明才智!

  喜忧参半阿斯旺大坝

  尽管阿斯旺水坝是举世闻名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但它带来的负面效应早已显现:江河流下携带泥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由于泥沙的自然淤积,导致水库的储水量下降;而下游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泥沙补充,尼罗河三角洲海岸线被海水侵蚀后退;泥沙夹带的鱼群食料被水坝拦截,使下游的水产品产量骤减;没有泛滥期河水带走土地里的盐分,使得沿河土壤盐碱化不断加剧,农田变得贫瘠……

  雄伟壮丽的大坝引来了大量游客,更使古城阿斯旺市声名远扬,成为了一座繁荣的旅游城市。与此同时,大坝给环境和生态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已引起世人的关注。这也许是今后全世界所有“高坝”都将面临的课题。如果能对后世起到前车之鉴的警醒作用,阿斯旺水坝的贡献就远不止上面所说的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