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举办“浪漫初夏”联谊舞会


6月9日,由欧美同学会青年委员会主办的“浪漫初夏”舞会派对在北京举行。
会场中,毕业于剑桥艺术学院,现就职于一家儿童艺术教育中心的范锐咛将名片递给了我。她的名字前,印着一个“@”符号,范锐咛说:“这也是我的微博账号,欢迎加我‘关注’。”她表示,回国后,朋友圈子、社会资源不能一起带回来,所以有这样的联谊活动,她会尽量参加以认识更多的朋友。
和范锐咛有着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少,这也是催生此类联谊活动的原因之一。如今,联谊组织如同海归数量一样逐渐增多,这些联谊组织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海归在彼此间建立情感纽带,以便他们更快地融入国内环境。“这次的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给会员创造一个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会。”舞会策划人旷世典说。
有将近200人参加了此次舞会,其中通过主办方报名的有160人左右。而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海归,这些“非海归”,有些是会场附近办公楼里的上班族,有些是经海归人士介绍而来。参与者的年龄跨度从10来岁的小朋友到60岁左右的白发绅士,职业也从医务人员到公司白领不一。这种多样性的存在,扩大了参与者的交流空间。
不过,虽然交流空间扩大了,仍然面临着一个问题:第一次来的会员难以融入群体,常来的会员只跟固定的三五好友聊天。针对这样的情况,旷世典说:“作为组织方,我们能够帮助大家的就是增加一些比较活跃、喜欢社交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去主动认识和介绍到场的来宾朋友。”她还表示,比较内向的人参与这类活动时,最好叫上朋友一同前往,几个人一起去和其他人交流就不会那么拘谨了,或者是找到熟知的朋友,通过相互介绍,认识更多的人。(代琪)
>留学生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