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马尔凯:利玛窦的故乡


从记者进入意大利的马尔凯大区的那一天开始,经常有当地人问,你们中国人都知道利玛窦吗?原来这里是利玛窦的故乡。1552年利玛窦就出生在当地名城、意大利著名旅游城市玛切拉塔。
当年利玛窦以传教士的身份自意大利到达中国后,学会了中文,遍读四书五经,成为明朝皇帝的近臣,为中国带来了几何学方面的知识,并绘制了世界地图。如今,在北京的世纪坛,有74位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雕像,其中外国人只有两位,一位就是利玛窦。利玛窦的故乡玛切拉塔与大部分意大利地区面向欧洲不同,这里是意大利面向“东方”的地区,自古以来都是马尔凯地区的重镇之一。漫步在玛切拉塔总会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里几乎完全保持着中世纪的市容,不仅没有一丁点儿高楼大厦、玻璃幕墙这类现代化的城市元素,而且城市仍然由古老的城墙围绕,道路是石板铺就,市中心的广场是不规则的四边形,15世纪的钟楼耸立在夕阳里。相传,少年时代的利玛窦曾经在这里观摩钟表的安装修理。今天玛切拉塔广场的样子和少年时代的利玛窦看到的景象几乎没有差别,唯一的不同可能仅仅是在今天的城市广场上,挂有一幅用中文写就的横幅:“利玛窦,文明的相遇”。对于玛切拉塔市民来说,懂中文的利玛窦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中文条幅下面的小门通向利玛窦博物馆。进入博物馆,迎面就是利玛窦与徐光启在中国相遇的图画。展出的竟然还有康熙年间的皇帝手谕,有利玛窦学习中文的习字本和他绘制的世界地图。如此大量的珍贵中文文献,在任何一个意大利城市都是罕见的。
在玛切拉塔的主教堂入口两侧,高悬着两幅带中文的图像:一幅是当地人2010年为了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周年而绘制的利玛窦像,另一幅则是他在北京的墓园的照片。这座教堂就是利玛窦少年时代接受教育的地方。
玛切拉塔还有一座专门教授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讲解员自豪地说:“利玛窦是科学家,他的科学知识在当时的中国很受欢迎。”实际上,利玛窦12岁时就远赴罗马学习神学,之后又到中国传教。他与家乡的关系并不密切,但是玛切拉塔的人民却因为他的成就而关注着中国。(叶茜)
>相关新闻:
>留学生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