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纽约中国留学生玩京剧 传统文化中寻找归属感(图)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3月05日 1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纽约中国留学生玩京剧传统文化中寻找归属感(图)
    京剧名家薛亚萍(中排左三)为梨园社青年团成员授课。图中第一排左三为李泽昕,右二是韩赟儒,最后一排左二是马玢。

  中新网3月5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京剧,作为中国文化必不可缺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令千千万万戏剧爱好者为之着迷。京剧,又以其敦厚古典的韵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可是,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却在中国近百年的瞬息万化间出现了传承的“断层”。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年轻一代把更多的注意力给了流行文化。他们喜欢的是偶像明星、饶舌歌曲和时髦的电子产品。而京剧,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瑰宝不仅被年青一代所抛弃,在当今的海外华人社会也得不到传播和发扬,京剧艺术家无不担心后继无人。

  也许,正是在这样一个国粹被渐渐遗忘的特殊年代,纽约梨园社青年团的成立才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这个由90%的“80后”、“90后”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京剧爱好团”,成员全都是喜爱京剧的年轻人。在同龄人头顶金发、红发,听着流行歌曲的时代,梨园社青年团的成员们选择了“复古”,选择了“国粹”,选择在纽约这个五光十色的大都会传播200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华传统文化。

  留学生因京剧结缘

  谈起梨园社青年团成员们的相遇和相知,青年团团长马玢表示:“那是一种深厚的缘分。”在纽约大学攻读硕士的马玢虽然今年只有24岁,但是接触京戏、热爱京戏却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这份热爱“一直持续着,而且有增无减”。自从踏上纽约这块土地,马玢便开始在网上、生活中四处寻找和自己有相同爱好的同龄戏迷。不久后,马玢便和李泽昕、许晓雯相识了。

  据许晓雯回忆,三人初识在2011年11月12日纽约“雅集”票房的常规活动上,活动间隙,三人有了第一次谈话的机会,几句你来我往后便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活动结束后,三人步行至地铁站依旧聊得不亦乐乎。“虽然那天沿着不同的路线回家,但是从那以后,我们三人的心却在同一个方向越走越近。”许晓雯在梨园社青年团的网站上这样写道。

  再次见面的三人犹如老友重逢,他们开始频繁地互动,从表演心得、学习历程,到最喜爱的段子等等都成了三人拉近距离的话题。

  马玢和李泽昕,一个是性格开朗、交际甚广的天津大男孩,一个是来自南京、在Pratt艺术学院攻读数字媒体的24岁妙龄女生,却同样钟情饰演余派老生。“我觉得老生特别酷,从小受外婆影响,我就喜欢老生。”当被问到作为女生为何喜欢扮演老生时,活泼开朗的李泽昕表示,就是觉得老生的妆容和服装特别帅气。

  三个来自中国不同城市、在纽约攻读不同学位的年轻戏迷就这样相识了,同为京剧痴迷的共性,让他们很快就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远渡重洋的三人也第一次在异乡找到了归属感。

  加入梨园社 成立青年团

  梨园,是中国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顾名思义,纽约梨园社就是驻扎在纽约的中国传统戏剧爱好者社团。多年来的京剧演出和交流,让梨园社声名在外,喜欢传统戏剧的华人朋友们一定不会对梨园社感到陌生。

  梨园社作为海外推进中国戏剧艺术发展的非营利性组织,经过多年来不间断地演出和筹备,已经在纽约这个世界文化大舞台上生根发芽,源源不断地向华人社区输送传统戏剧理念和赏心悦目的戏剧演出。在主席江雅珍、总裁朱齐克的带领下,梨园社俨然已成为纽约中国传统戏剧界最活跃的社团之一。

  马玢、李泽昕、许晓雯这三个传统戏剧爱好的年轻人自然是梨园社的“死忠粉丝”。梨园社的大小活动,只要是时间允许,三人一定会出席。而就在梨园社举办的冬季文化交流节上,这三个传统戏剧迷又遇见了更多背景相似、爱好相同的留学生们,长此以往的互动联络,使大家不仅相识,更成为异国他乡可以相互依赖的挚友。

  随着年轻京剧爱好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梨园社青年团的成立可谓顺水推舟。

  2012年初,在梨园社总裁朱齐克、财政虞文辉先生的大力协助下,梨园社青年团正式成立。马玢、李泽昕、许晓雯等爱好京剧的留学生们总算“有组织”了。

  “青年团队伍的逐渐壮大和众多的演出机会都绝对和梨园社的大力支持分不开。”马玢谈到青年团从成立后得到的良好发展时,反复强调是梨园社这个大平台给了青年团成长的机会。

  纽约梨园社青年团的官方网站上写道:“纽约梨园社青年团隶属于纽约州非营利艺术机构纽约市梨园社,办事处设于纽约下城区金融中心,成员都是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旨在于美国大学校园中弘扬京剧艺术而努力。”明确点出了梨园社和梨园社青年团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找到“组织” 我为京剧狂

  梨园社青年团的成员们来自中国不同城市,在纽约就读不同的学校和专业,若不是因为心之所向,同为京剧狂,大家也许都在各自的学校为课业而忙碌,最多是闲暇时听听自己喜爱的段子,哼两句;或是听闻纽约或周边地区有京剧演出,独自一人前往欣赏。绝对不可能像现在一样,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感受,分享心得,同时还能得到京剧名家的亲身指导,得到登台献艺的机会。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梨园社青年团的成员们心存感激。

  青年团团员们运用自己的专业背景,迅速建立了属于梨园社青年团的QQ群、人人网主页、“脸书”主页。不久后,在纽约梨园社的官网下,青年团也搭建起了自己的社团主页,定期更新活动和演出的照片、视频。

  目前,梨园社青年团的演员组成员和幕后制作组成员共25人左右。“这些人是我们团目前最稳定的人,基本上团里每一次演出和排练都参加,当然还有平时的吃吃喝喝活动。”幽默风趣的团长马玢一说起青年团的成员们就停不下来。“当然平时还有很多一有空就来参加活动、表演时跑跑龙套的京剧爱好者,但他们有的毕业后离开了纽约,有的因工作繁忙而不能继续参加活动,这些都是值得理解的。”马玢如是说。

【编辑:朱峰】

>留学生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