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剑桥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 “越女剑”)此对联一出,金庸迷可能就会开始心潮澎湃了。这副对联,堪称金大侠的代号之一,因为这副对联是金庸先生用其15篇中长篇武侠小说名字的第一个字组成的对联。然而,除了这副对联,世界上还有一副对联也可堪称金大侠的代表,但是却比较少的人知道,而那副对联被永远地镌刻在剑桥大学的一块石碑上。
剑桥,中国人,石碑,当这3个关键词一出来,等式的另外一边就会出现三个名字:徐志摩,翁美玲和金庸。有一个很有意义的点,徐志摩,翁美玲和金庸在剑桥这三块华人诗碑其实都因为金庸先生而有所关联。在海宁,查家(金庸为笔名,原名查良镛,英文名Louis Cha)和徐家均为望族,彼此有姻亲关系,金庸的母亲是徐志摩的堂姑妈。金庸称徐志摩为表哥,小时候在母亲的娘家见过这位留英归来的浪漫诗人。而翁美玲呢,活灵活现地扮演了金庸笔下的“俏黄蓉”,据说当年她出演黄蓉还是金大侠一拍订板。
近日回剑桥采风,行走至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的时候,遇上一对新婚燕尔从中国来英国度蜜月的夫妻,闲聊之中问我圣约翰学院除了叹息桥还有什么出名,我看着他们笑笑,问道:“喜欢金庸吗?”我原本想的是那男生会兴奋地说喜欢,哪知没等那男生开口,倒是那女生立刻两眼放光地忙不迭点头:“喜欢喜欢太喜欢了,怎么了?”我看着不禁莞尔,跟我一样是个迷武侠迷金庸的女子啊。
也难怪,虽说俗言男儿读武侠,女儿读言情,但是金大侠的作品却是两种通俗文学的重叠:书中的大仗剑天涯和快意恩仇,从武侠的角度给了志在四方的男儿一个在意气风发少年时所幻想过的理想江湖;而那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和精心雕琢的痴情男子,又遵循言情的套路,圆了世间各色女子在情窦初开少女时的一个爱情梦幻。理想,爱情,人生中的二道重要背景,这两厢结合,自然也就是把这红尘中的红男和绿女都吸引。
然而,金大侠的作品又非一般的武侠和言情,对于此,我认为金学家陈墨曾经做过一段很好的总结: 金庸作品是高品味的通俗文学 “它既俗又雅,既通俗又深刻,即好看又耐看,即‘热闹’又有‘门道’,即离奇又真实,既可满足人们的娱乐要求,又可品味它的丰富的美学与哲学意味,既是一种关于武侠与传奇的‘成人的童话’,又是一种关于人生与世界的深刻的寓言。”
正是因为此,金大侠的作品被不仅只是受华人欢迎,也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当年的剑桥校长理查德女士在阅读了《鹿鼎记》的英译本后赞叹不已,时任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推荐委员会主席的她,向剑桥教授会推荐金庸提名授予其荣誉文学博士称号。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尽管剑桥校方表示他没有必要入学就读,但大侠坚决请求入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表示:“求学,并非为了学位,而是感到自己学问不够。”
金大侠由此便暂时放下喧嚣的江湖,重新回到宁静的剑桥校园成为一名普通的学生,继续他的求学生涯。回到剑桥,他就变回只追求学问的素心之人,这是种澹泊境界,亦似有仙人出尘之风。但是,世外高人再如何隐居,即使秋风茅屋,即使独钓寒江,也能作出天下第一流的学问,写出天下第一流的文章。更何况金大侠是在这孕育了无数能人异士,风景如画的剑桥。金庸在剑桥攻读硕士和博士时,导师是英国社会科学院(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部(Faculty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教授、圣约翰学院院士、唐史专家麦大维。金庸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初唐皇位继承制度》(The Imperial Succession in Early Tang China),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2005年6月金庸先生获剑桥大学文学荣誉博士;同年10月作为研究生入读圣约翰学院,被举荐为同院士;2007年5月获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2010年9月被举荐为圣约翰学院荣誉院士。
为了肯定金庸先生在文学、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2012年7月4日,金庸先生的对联石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落成。剑桥大学校长Leszek Borysiewicz、圣约翰学院院长Chris Dobson、金庸先生在剑桥的博士生导师等嘉宾出席了揭幕仪式。Dobson院长高度评价了金庸先生在剑桥学习的优异表现,称其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深厚的文史功底,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给剑桥的同学和导师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影响着剑桥大学的华人学生学者。此次为金庸对联石揭幕也是圣约翰学院全体师生的荣耀。以此说来,说金大侠成功的“笑傲”在剑桥,并不为过。至此,金大侠笑傲剑桥的经历被永远镌刻在了这片传奇的土地上。
跟剑桥大学为徐志摩立碑一样,能被世界知名学府如此推崇,对所有中国人来讲,这是一个振奋人心,让我们深感自豪的事。
对联石上的对联并非我们平时熟知的那幅著名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而是金庸先生在2005年为了纪念在圣约翰学院的留学生活而创作的 “花香书香缱绻学院道,桨声歌声宛转叹息桥”,石碑上的字迹亦为金大侠手书。(摘自:英国《华闻周刊》 作者:姜敖)
>留学生活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