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枪王苦练心理素质 深夜到坟场对视墓碑

2012年07月11日 14:5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解放军枪王苦练心理素质深夜到坟场对视墓碑
    依绳倒悬射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战术动作,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反恐。岳占峰摄

  当新疆军区某特种作战团,在参赛的所有代表队羡慕的眼神中,一举囊括兰州军区侦察特种兵比武竞赛射击课目的全部金牌之后,这个特种部队有了一个新的雅号:“西北枪王”的摇篮。

  这,并不是同行间言语的简单恭维,而是源于内心的诚挚钦佩。就像去年底,出境参加中巴反恐联演时,在外军营地掀起的那股中国特种兵的狂潮一样,这支被冠以“西域天狼”的部队,其射手一个华丽的亮相,就惊爆并征服了整个射击场上的所有参赛者。

  全身佩戴15公斤各类战斗装具的下士杨建超,一个漂亮、轻盈的倒滑,就从12米高的天台上瞬间着陆。接着,拔枪、据枪、上膛、击发……3个拳头大小的瓷盘,手枪响过之后,被击得粉碎,整个过程仅耗时11秒。

  这是一场规则极为苛刻的赛事,射手们不但要在限制的弹数和时间内,采取逐级过关的方式打掉目标靶,还不能将背负的各类战斗装具坠落在地。否则,将被直接淘汰出局。

  依绳倒悬射击,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战术动作,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反恐。但,这个课目易使人的大脑快速充血,视线模糊。再者,力气消散较快,心脏狂跳如擂鼓,若把扶不住,则持枪之手颤如小鸡啄米,加之瞄准点与正常相反,视觉误差较大,射击难度陡增。

  一片叫好声中,下士杨建超如期摘得了金牌。但,谁也不知道,这位击败芸芸众射击高手的,竟是一名射击领域的新秀,从第一次摸手枪到夺冠,时间仅3月有余。

  这就是“枪王”的摇篮所拥有的本事。一年前,上等兵杨建超,还只是北疆某步兵团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或许,他的军人生涯可能就因为步枪5发弹屡屡打得45环以上的成绩,赢得战友们的短暂喝彩而被终止。

  那天,从南疆来的“伯乐”,除了对他的A型血型、健壮的体格以及温文而雅的性格极度关注外,还用特殊的游戏选拔法,对他进行了测试。

  垂着头,杨建超揪着自己的耳朵,转上10圈后,立马前行5米。接着,又闭着眼睛,一气走了50米。看到走过的路径基本笔直,“伯乐”颔首微笑。

  后来,杨建超得知,一个“枪王”,首要的是需有超强的方向感、定位感,而这游戏,恰是最直接的判断。

  刚一入营,未来“枪王”凤凰浴火般的残酷磨砺拉开了序幕:每天清晨,杨建超都要双手各抓一块5斤重的板砖,要么端着,要么平推,周而复始,即便累得浑身打抖,也不能坠地;每夜临睡,数百个俯卧撑后,还要伸平双臂,转动一根挂了两片板砖的木棒,以此锻炼臂力。

  瞄准,距离从10米、15米……逐渐向百余米外延伸;靶标却是从气球、乒乓球向硬币、弹壳逐渐缩小。每天实弹,一打就是400发。一天耗弹量,竟比自己在步兵团当兵2年还要多。

  眼睛,酸蜇得生疼。耳朵,嗡嗡作响。杨建超发现,经数千发弹的砺练,如今,一抬枪,他就可直指靶心,而且,从出枪到射击,5发弹只需5秒。

  习惯了单个目标射击后,杨建超开始了横向、纵向多个目标的速射。每天,当他酣畅淋漓地将那些错落有致,且分布毫无规则的靶标击倒之后,他的专职教练——营长董洋超,一手握表,一手记录,每天像描绘五线谱一样,将他的射击频率连成优美的曲线图。

  也正是这张曲线图,为杨建超挽回了赢得“枪王”的机遇。今年5月,就在新疆军区组织的“枪王”角逐预赛上,处于射击低谷的杨建超,发挥失常,首轮即被淘汰出局。

  后来,团长王军贤向评委们亮出了平日留存的,一沓沓反映杨建超射击实力的曲线图,这才为杨建超的脱颖而出,争取了一个关键性的机会。

  因为,王军贤坚信,他的士兵杨建超有这种绝地反击的本领:除了拥有精湛的射击技能外,还有一颗强大的心。

  这些年,王军贤自创了一整套锻炼“枪王”心理素质的绝招。比如,夜黑风高时,安排年轻的士兵,手持电筒,单独到坟场,或是抄墓碑上逝者的生平,或是与墓碑上逝者照片四目对视,回营后口述其容貌形象;为了磨性子,王军贤还组织“枪王”们穿麦粒、钓酒瓶,手指端弹壳。干脆发他们一人一茶缸大米,原地耐心坐数……

  尤其,为期4个月的冬季强化训练期,即便雪漫到了膝盖,风刮得眼睛睁不开,寒流像钢针一样,扎得人刺骨的疼。但,每天7个小时趴在地上练瞄准,是雷打不动的规矩;狩猎射击更为残酷,两人一组,昼夜潜伏,眼睛始终盯着瞄准镜,而目标往往出现在“枪王”精神最为疲惫之时;越障抢占阵地射击,先完成一系列的攀爬、跳跃动作后,再投举25公斤弹药箱或65公斤的圆木狂奔数百米,接着又低姿匍匐,最后才进入阵地,准备射击……

  就在比武两周前,王军贤不断组织比正式赛事规程还要严格的模拟考核,裁判员、发弹员一大堆,稍有点秕漏,就马上吹哨干预,或“红牌”罚下,或大比例扣分,有时,还是一顿猛训。

  不出王军贤的预料,“枪王”经受住了考验。不负重托的杨建超,一路高歌猛进。比赛现场,1秒钟,杨建超就从10余米高的平台上精准地倒滑在预定射击位置,并快速将3个拳头大的靶标击得粉碎。

  听到杨建超胜利的消息,王军贤流泪了。他知道,年轻的“枪王”们成功的背后,是超常的付出。

  从高空滑下,瞬间顿住,相当于大剂量运动后的戛然而止的憋气。每分钟,心跳至少170,是时,还要紧握绳端,倒悬于上,屏住呼吸,再瞄靶标。同时,还要确保弹无虚发,肌肉与神情是何等的紧张。再者,沿绳滑下,瞬间产生的热该多烫手。

  王军贤知道,至今,在其他特种部队,这个课目的射手,仍旧戴着皮手套,滑降到位后,卸掉手套,再拔枪射击。这正是为防止快速滑降时,手被绳端产生的高热灼伤。

  但,王军贤手下的“枪王”们,直接戴着薄线手套就敢沿绳滑下。手上的茧,不知结了多少层。就这一个细节,节省了近1秒的时间,为士兵们赢得了“枪王”的美誉。

  其实,不止杨建超,所有参与捍卫“枪王”荣誉的年轻士兵,虽然专业不同,使用枪支不同,但都在经历着同样,甚至更为残酷的灵与体的双重磨砺。

  25米外打麻绳,50米外打啤酒瓶盖,100米外打鸡蛋……杨建超,是诸多“枪王”夺冠历程中的一个缩影。(贾启龙)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