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吴瑞林:战斗在朝鲜战场上的铁血虎将(2)

2012年08月31日 14:0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攻坚悍将

  四十二军首战告捷,一二四师也受到志愿军司令部嘉奖,不过对于喜欢打硬仗恶仗的吴瑞林而言,还是有些许遗憾:黄草岭打的是防御战,哪有攻坚战来得过瘾啊!好在志愿军领导对吴瑞林的秉性十分了解,不久便给了他过把瘾的机会。

  志愿军第一次战役胜利后,彭德怀高瞻远瞩,力排众议,不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将志愿军主力后撤几十公里,又以一部兵力控制德川、宁远及其以南地域,目的是给敌人造成错觉,诱其深入,待敌战线拉长后,我军再寻机分而歼之。麦克阿瑟果然中招,判断东、西两线的钳击夹已形成对志愿军的致命打击态势,战争正接近决定性阶段,遂公开宣布开始结束朝鲜战争的“圣诞攻势”。殊不知,志愿军入朝部队此时已达9个军,正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对敌发起强大而猛烈的反击。

  吴瑞林和他的四十二军当然是这幕大戏少不了的角色。11月22日,他接到志愿军司令部的作战方案,四十二军的任务是与三十八军共同攻占德川,具体是“以一个师迅速攻歼孟山、北仓里之敌后,即在北仓里地区集结,准备打援;另以一个师由大同江南插到武陵里、长安里、安山洞之后,由南而北、向德川攻击;另一个师则由大同江北岸向德川攻击前进”。任务不小呀!是个硬仗!正好锻炼部队!吴瑞林喜上眉梢,立即按方案进行部署。

  吴瑞林正忙得不亦乐乎,突然接到志愿军副司令、四野老战友韩先楚的电话,说原定作战任务有变,德川由三十八军一家打,四十二军集中力量攻宁远。原来,三十八军在第一次战役时因判断失误延误了战机,挨了彭德怀批评,军长梁兴初心里憋气,决心在第二次战役中扳回来,坚决要求独揽打德川的任务,彭德怀考虑之后同意了梁兴初的要求。放下电话,吴瑞林就有点小情绪了:“好你个‘梁大牙’(梁兴初绰号),你想独包德川,那行!我‘吴瘸子’向来也不甘落后,上次你们军挨了批评,我们军受到表扬,这次我们还得露脸!打宁远我独包了!”

  很快,吴瑞林就制定出了一个迂回包围、各个歼灭的作战方案:一二五师担任由北向南正面攻击,一二六师、一二四师在宁远之敌右侧由孟山岭突破,沿孟山岭至湛贤里横插宁远以南,截断宁远敌人的南逃退路,配合一二五师会歼宁远之敌。攻占宁远之后,一二六师夺取孟山岭,一二五师、一二四师越过一二六师向新仓里、丫波里、顺川方向攻进,以轮番作战实施战役迂回。接着,他又亲自来到担任主攻的一二五师阵地检查战前准备,听完一二五师师长王道全、政委谭文邦的汇报后,便带着王道全和主攻宁远的第三七四团团长杨珍,冒着敌机空袭和冷枪冷弹的危险爬到宁远以北的观音岭查看敌情。

  观音岭上一片荒凉,不时有敌人射来的子弹从头顶上飞过。吴瑞林像没事一样,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发现宁远以西的一条小河是南朝鲜第七师、八师的防地分界线,小河以东属第八师、以西属第七师,小河本身是两个师的结合部,是个空隙。吴瑞林当面将情况交代给杨珍,要他利用敌人的这个空隙,组织进攻,钻进宁远城去,直捣南朝鲜第八师师部。

  11月25日23时,夺取宁远的战斗如期开始,一二五师向敌人展开了全面攻击。三七五团一路势如破竹,连克直洞、丰田里、丰上里,挺进到大同江北岸,直接威胁宁远之敌西侧;三七三团分成两路,一路沿东南方向先克麻潭里、继占直里,另一路直扑马上里,有力保障了三七四团左侧的安全。在兄弟部队的策应下,三七四团团长杨珍和政委刘希彬带领全团将士狂飙突进,搅得宁远之敌方寸大乱,圆满完成了突袭任务,除南朝鲜第八师师长一人逃跑外,全歼该师师部。一二四师在一二五师的配合下,彻底截断第八师的退路,歼灭该师大部有生力量。一二六师主力两个团如期攻克孟山岭,全歼南朝鲜第六师一个团。四十二军的丰硕战果为志愿军继续实施战役迂回创造了有利条件。

  27日,彭德怀急电,命令四十二军和三十八军火速向三所里、顺川、肃川方向进击。敌西线指挥官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中将为了摆脱被志愿军前后左右夹击的命运,急令美骑兵第一师七团抢占新仓里,阻止四十二军向顺川行进。美军一上阵就利用强大的火力把大同江上的封冰炸得粉碎,使四十二军战役迂回任务受阻。

  情况紧急,吴瑞林决心走一招险棋,突击拿下平壤以东的成川,此战一旦成功,不仅能极大震撼清川江之敌,而且还能把平壤之敌逼走。彭德怀同意了吴瑞林的建议。在吴瑞林的精心指挥下,四十二军官兵奋勇作战,大胆迂回,一举拿下了成川,迫使清川之敌全线撤退,平壤之敌也退回到了“三八线”,麦克阿瑟“圣诞节饮马鸭绿江”的计划彻底破产。四十二军再次受到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嘉奖。

  冲破“三八线”

  志愿军两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朝鲜战局。为了扩大战果。志愿军司令部决定,由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五十军并加强6个炮兵团组成右路纵队,由韩先楚指挥,于高浪浦里至永地地段上实施突破,首先集中力量歼灭南朝鲜军第六师,再歼灭其第一师,得手后向议政府方向发展战果,朝鲜人民军配合行动;志愿军第四十二、六十六军并加强炮兵1个团组成左路纵队,由吴瑞林指挥,在永平至马坪里地段突破,首先集中主力于永平至龙沼洞地段歼灭南朝鲜军第二师一至两个团,得手后向加平、清平里方向扩张战果,切断汉城(今首尔)、春川间的交通;另以1个师由华川横渡北汉江向春川骥之敌积极佯攻,抓住南朝鲜军第五师,策应左翼人民军第二、五军团前进。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统一部署,各部队克服冰天雪地、供给困难等不利因素,于1950年12月中旬进至“三八线”以北地区,秘密进行战役准备。

  四十二军的具体任务是:由观音山至拜仙洞地段实施突破,歼灭南朝鲜军第二师十七团,并切断清平川至加平公路,同时以1个师的兵力向济宁里迂回,协同第六十六军主力歼灭南朝鲜军第二师十二、三十六团。与第一次战役的仓促应战和第二次战役的诱敌深入有所不同,这次战役是对敌人由西海岸到东海岸形成的预有准备绵密防御阵地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战,而且是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四十二军的作战任务本来就重,吴瑞林又担任了左路纵队指挥,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1950年最后一天的17时,第三次战役打响了,在100多公里的绵长战线上,志愿军万炮齐轰,左右两路纵队同时向敌方阵地发起全线进攻。在吴瑞林的指挥下,六十六军,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一二六师分别从道城岘和蛾洋岩实施突破,一二四师在他们打开缺口后,担任纵深作战任务。

  横亘在一二五师前面的道城岘,山高路陡,易守难攻,是出了名的天险,南朝鲜军又设下了层层工事,进攻难度可想而知。该师担任突破任务的三七二团正因进攻受到悬崖峭壁阻碍而苦恼时,一二四师一支侦察队伍发现了一条可通达道城岘的侧翼攻击道路,吴瑞林获悉后,立即让作战参谋赶到一二四师指挥所传达了他的命令:令一二四师师长苏克之带一个整营迅速突破道城岘。于是,在1951年新年的第一天凌晨,志愿军突击营顶着严寒,踏着积雪,用力抠住陡壁上的岩石和树毛子,一步一步艰难地向道城岘突进。2时左右,这队尖兵接近了南朝鲜守敌,才准备动手,不想被敌人抢了先机,碉堡里喷出了一道道火舌。战士们见状便一个托一个把战友送到隐蔽的死角处,待慢慢接近敌火力点后,将一颗颗手榴弹扔进了碉堡,敌人的火力点瘫痪了,南朝鲜军自恃万无一失的道城岘被志愿军攻占。拿下道城岘后,四十二军主力继续向纵深发展,一二六师和六十六军一个师也突破了蛾洋岩和金化。至此,敌人号称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被英勇的志愿军将士们无情地踩在了脚下。

  正当大家为胜利欢呼的时候,精神高度紧张、时刻关注战场瞬息万变的吴瑞林,却因劳累过度引发肺部旧伤复发,大口吐血,可他硬是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直至胜利!拿下道砚城后,吴瑞林带领部队迅速向“三八线”以南进军,先后占领洪川及西南之阳德院里;接着,又攻占胜龙头里、砥平里、杨平、梨浦里、骊川等地。战至1951年1月8日,四十二军成功将敌人驱逐到北纬37度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从而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报嘉奖,吴瑞林的赫赫战功和鼎鼎威名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志愿军,也传遍了整个朝鲜战场。

  1951年5月下旬,彭德怀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让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率第一批入朝作战的4位军长——三十九军军长吴信泉、四十军军长温玉成、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和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后因病由政委刘西元代替)回国向毛泽东汇报朝鲜战场的情况。毛泽东特地单独接见了吴瑞林,整整一个晚上,他们就抗美援朝的战略战术聊了3个多小时。而作为对手的美国人同样也没有忘记这位铁血虎将。国内曾有人撰文披露了这样一件事: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在美国西点军校学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年军官突然被一位将军级老教官叫过去谈话。美国将军见面就问:“你知道贵国有个吴瑞林将军吗?”青年军官窘迫地回答说不知道。美国将军遗憾地叹了口气,谈话就此结束。临近归国时,这位美国将军又把中国青年军官叫了去,特意叮嘱道:“吴瑞林是位了不起的将军,我十分敬佩他!你回国之后,在战略战术上都要向他好好学习。”一阵沉默之后,这位美国将军才最终解开了谜团: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他曾是吴瑞林的手下败将,当了志愿军的俘虏,吴瑞林还亲自审问过他。他在俘虏里受到过很好的优待,感念之情溢于言表。青年军官回国以后,打听到吴瑞林将军的住所后,专程拜访了已经离休在家的吴老将军。

  链接:

  吴瑞林(1915—1995),四川巴中人,原名吴尚德,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12月转为中共党员,从一名普通红军战士成长为大金省干部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鲁东南临时特委书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中共泰山地委军事部部长,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警备第二旅旅长兼政治委员、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东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安东军区司令员,辽南军区司令员兼独立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二军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二军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常务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5年4月21日在北京逝世。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