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为保军售俄防长向印送“礼” 承诺全面推进合作

2012年10月25日 13:07 来源:青年参考 参与互动(0)
  试航中的“维克拉玛蒂亚”号,其动力系统在此过程中发生故障。
                      试航中的“维克拉玛蒂亚”号,其动力系统在此过程中发生故障。

  俄防长谢尔久科夫日前访问新德里,带去的都是关于俄印军备合作的“好消息”,首要目的是为两国间因航母故障爆发的摩擦降温。

  自从俄罗斯为印度改装的二手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遭遇严重故障,并因此被印方索赔超过1亿美元后,多年来坚如磐石的俄印军备合作便蒙上了些许阴影。在此背景下,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原定于10月初的访印行程被临时推迟,更引得两国媒体议论纷纷。

  身为俄印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主席,谢氏当然懂得以实际行动平息外界的猜疑。当他于上周早些时候终于现身新德里时,首先做的便是向印方道歉,称自己的访问之所以被推迟,是不久前随总统普京外出视察所致。主持召开第12次俄印政府间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期间,谢氏更是带来了不少积极的消息,他强调:莫斯科对印军事技术合作的立场没有任何变化,双方此前敲定的、涵盖海陆空天的一系列项目都将继续推进。

  印为何没当面“发飙”

  噩运缠身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是会谈中绕不开的话题。俄《独立军事评论》网站称,双方认真讨论了该舰的维修和改装事宜。谢尔久科夫承诺,俄方将于明年第4季度交船,抛开出问题的动力系统不论,此前进行的多次试验都很成功,其中包括舰载机起降。

  谢氏表示,航母是非常复杂的装备,“维”号的改装工程历时近10年,和新造一艘船相差无几。有分析认为,印方之所以未对到访的俄防长当面“发飙”,原因在于他们心知自己同样犯了错误——正如俄“北方机械制造厂”总裁9月底向副总理罗戈津汇报的那样,航母上的制冷及制氮装置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而这些设备的供应商是印方推荐的。

  此外,在全速试航中发生内部坍塌事故的锅炉也是根据印方的要求生产。俄罗斯舰艇上使用的锅炉一般用重油作燃料,印方则要求“维”号的锅炉用柴油;俄舰艇通常用耐热石棉板把锅炉壁和炉膛隔开,印方却执意不采用同样的材料,尽管这种石棉对人体无害。

  新德里难舍俄制武器

  相比麻烦不断的航母项目,双方就其他计划的讨论显得轻松愉快了很多。首先,俄继续向印度空军提供新一批42架苏-30战斗机的合同,有望在年底前落实。此前,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总经理发话,称部分飞机已生产出来,最晚2014年就可以交付。谢尔久科夫则表示,合同已提交印方审阅,作为俄印军事技术合作深化的重要标志,这种飞机以许可证形式实现了在印度境内组装。截至2012年,印度空军已购得230架苏-30战机,其中将近一半系从印度HAL飞机制造公司下线,俄方的收益不少于85亿美元。

  另一项堪称重大的成果,是“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合作生产。该项目启动10年来,印方已获得上千枚导弹。眼下,俄加里宁格勒的“琥珀”造船厂正为印方生产11356型护卫舰,每艘舰装备16枚“布拉莫斯”,明年将有3艘入列。参与“布拉莫斯”项目的俄НПО机械制造厂负责人则透露,在先前的南非国际武器展上,印度专家对“布拉莫斯”的表现甚为满意,希望将其挂在苏-30战机上从空中发射。另据报道,印度专家还想将这款导弹安装在俄罗斯可能为印度建造的柴电动力潜艇上(如竞标成功),通过垂直发射系统发射时的打击距离超过300公里。为此,“布拉莫斯”的水面发射试验将于年内在印度洋展开。

  分歧远未彻底消除

  过去两年间,俄方在印度新一代战机和攻击直升机项目的竞标中两次败给欧美国家,令莫斯科颇为不快。谢尔久科夫在重重压力下访印成功,令俄国内舆论转忧为喜,认为尽管存在激烈竞争且新德里渴望武器来源多元化,俄在对印军事技术合作方面仍存优势。还有报道引用俄驻印大使特鲁布尼科夫不久前的发言说,2015年前,俄将再向印提供价值140亿美元的武器;第五代战机、远程火箭炮、主战坦克改进和运输直升机等领域的潜力可观。

  从各方面看,谢尔久科夫此番都堪称满意而归,有足够底气向克里姆林宫复命。不过,他虽然留下了一纸承诺,考虑到当年俄罗斯答应帮印度改装二手航母时也曾信誓旦旦,印度媒体的相关报道少了些兴奋之情,认为在同俄罗斯的军备合作中更须注意“观其行”。

  事实证明,双方的分歧确实没能彻底消除。就在谢氏回国后不久,俄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便援引印度国防部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俄方拒绝了印方就“维克拉玛蒂亚”号改装质量问题提出的索赔要求,理由十分简单:故障均系印方采购的劣质部件引发,仅负责施工的俄方无须担责。

  相关报道:
          俄印合研多用途运输机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图)
          印度未确保俄企在印投资 或令普京推迟访问
          俄媒:印度将在中国临近区部署2个阵风战机中队
          印度斥巨资采购1万枚俄制导弹 装备T-90坦克
          俄媒:印度将取代中国为印尼培训苏30战机飞行员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