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放军高工张冀湘:打造中国最大信息化战场

2012年11月20日 13:06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初冬,笔者来到内蒙古大漠深处,探寻一位在此扎根15年,为锻造雄师劲旅冲锋不止的59岁老兵,他叫张冀湘,是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全军训练基地建设专家组组长。

  谈起这位中国最大信息化战场的主要奠基人,官兵说,他是大漠鏖兵的“科技总导演”……

  打造中国最大信息化战场

  演兵场上,战场感知系统遍布,信息系统融合互通,火力、电磁等环境要素和陆、海、空、天情报要素齐全。数字化导调大厅内,一面国内最大LED显示屏上,演兵现场影像、交战三维动画、红蓝军指挥文书、战斗力指数曲线、装备和人员损伤统计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参演官兵战斗中的表情甚至行为细节,都尽收眼底,毫厘毕现。

  然而,20年前,这里只是一个荒芜的装甲兵训练场。1997年7月,中央军委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决定将训练场扩编为合同战术训练基地。

  1998年初,时任北京军区通信部指挥自动化处长的张冀湘,被任命为朱日和训练基地副司令员,负责领导组织基地信息化建设。

  基地信息化建设,一穷二白。巨大的现实差距,督促张冀湘快马加鞭。在张冀湘领导、组织和领衔设计下,运用“两弹一星”成功经验,开展军内外科研大协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办大事,一场信息化建设大会战打响了。

  建设“五大系统”推动变革

  与生活设施建设同时开工的“五大系统”,是基地的“心脏”,该系统科技含量高,构成庞大复杂,没有经验可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张冀湘把标准定在“系统集成国内领先,军事需求军内领先”上。

  建设中,他深度介入,用系统工程方法组织军事和工程技术专家攻坚破难。为论证方案,他行程几万公里,到20多个科研机构和院校考察咨询,记录笔记上百万字,设计草稿厚达3米;为突破系统建设中军事和技术接口这一世界级难题,他组织军事和技术专家,历时一年研究编写出200多万字军事需求报告和建设总体规划;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和训练经验,邀请15所军校的专家教授,联合展开规模宏大的系统研发;组织军地上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展开16项工程施工。

  历经10个月苦战,“五大系统”研发集成获成功。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集导调监控、辅助评估等“五大系统”于一体,着眼未来预留拓展空间的高技术体系,正式启动运行。

  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如此评价:“该系统属军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信息系统先进水平。”

  总部首长考察后高兴地说:“这是全军训练基地的一流示范工程。”

  研发“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

  2007年,军委、总部把朱日和训练基地确定为我陆军唯一复杂电磁环境建设试点单位。

  然而,复杂电磁环境是什么?如何构设?既是全军性难题,也是世界级难题,还是个没有先行者开拓过的浩大系统工程。

  “迈不过这道坎,打赢信息化战争只能是梦想。”领受试点任务时,军区首长的殷殷嘱托,让张冀湘感到使命如山。

  这一步意义不凡,也无比艰难。他带人先后走访全军40多家院校和科研院所,邀集160多名专家参与研究设计,编写出我军首个《基地复杂电磁环境建设军事需求报告》。

  他和他的科研团队整理近10年来基地导调近百次演习中,采集到的数以亿计的数据,从中探寻电磁信号规律。还将数百种用频装备的电磁频谱绘制成图表,拟制出《陆军基地复杂电磁环境建设方案及规范》。

  回忆那段时光,张冀湘的最深印象是:“每天休息不超过5个小时,不是不想睡,实在是顾不上。”

  凭着这种劲头,张冀湘与基地官兵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朱日和速度”:原计划3年完成的试点建设任务,他们仅用15个月便优质高效完成。

  张冀湘介绍说,该系统能够模拟自然、民用和军用电磁信号,构建与战场相近的电磁环境;能够监测战场上的各种通信、雷达干扰信号,使导演部实时掌握战场电磁态势;能够根据不同训练任务对电磁环境的复杂程度、电子目标威胁程度的不同要求,提供等效的电磁态势;能够实现对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数据采集和作战能力评估。

  张冀湘领衔研发的“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使基地实现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其训练形态由捉对角力硬碰硬地对抗,向无影无形的“软杀伤”延伸;训练环境由“基于自然场地训练”,向“基于电磁环境训练”拓展;训练评估由人工概略裁决,向系统精细评估转变。

  打造“联合作战实验场”

  2011年上半年,军委总部决定:将朱日和训练基地建成全军唯一陆军大型综合训练场——“联合作战实验场”,组织信息化条件下陆空联合、新型作战力量训练,开展作战实验。

  张冀湘领衔新建和升级改造了训练信息系统等4大类数十个项目,战场感知系统遍布基地;升级后的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实现了全谱显示;新构设了实兵交战、网络攻防、核生化、气象水文、多维侦察等环境;陆续完备的“联合训练导调、战场环境仿真、信息网络支撑、数据采集评估、系统融合互通、信息资源服务”6大功能,把基地打造成一个多维复杂战场。

  古往今来,蓝天飞雄鹰,草原跑骏马。如今,现代化大型“联合作战实验场”的崛起,使陆空精锐之师在大漠真正携手并肩作战了。

  去年以来,基地依托实验场组织11个师旅进行实兵对抗演习,创下基地组建以来的多个之最:军委总部首长率高级将领在此指导观摩演习;各类信息化武器装备悉数登场,投入种类数量创我军最多;参训官兵最多,素质最高,博士硕士几千人,官兵近10万人;军兵种最全,来自陆海空三军、武警部队官兵同台参演或观摩演习;演练强度最大,多场陆空实兵对抗演习昼夜连续实施;演练新课目最多,对大纲规定的陆军所有课目和新质作战部队战法训法,及部分空军课目,进行作战实验。

  一位走下演习场的陆军指挥员坦言:联合作战实验场创设信息化训练环境和组训模式,突破制约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型的“瓶颈”,有力牵引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

  张冀湘领衔打造“联合作战实验场”,使基地实现了第三次历史性跨越,其职能定位向检验部队作战能力、开展作战实验、进行联教联考转变;训练目标向注重信息力、兵力、火力、机动力结合转变;训练重心向以联合训练为主转变;训练方式向注重基于信息系统的基础训练转变;训练条件向注重以复杂电磁环境为主体的复杂战场环境下训练转变。(坤平 张雷锋)

  相关报道:
          新疆军区某训练基地建立信息化导评系统
          解放军打造现代化训练基地群 已砥砺百支劲旅
          昔日荒野今成练武场 西安警备区加强训练基地建设
          中国唯一教练机科研生产基地转型训练系统供应商
          吉林武警训练基地开展大练兵 提升部队战斗力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