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走近海军“电磁蓝军大本营” 曾创近20项第一(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2月08日 15:38 来源:中国海军网 参与互动(0)

  “搞科研可以学习借鉴,但自主创新的思想必须融入血脉成为永不懈怠的追求”

  中心党委态度坚决:“搞科研可以学习借鉴,但核心技术买不来,依靠引进将会受制于人,惟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走活信息技术革命一盘棋!”

  为突破重重技术难关,课题小组连续日夜奋战,因常年战斗在科研试验一线、30几岁便满头白发的高工李辉,在实验室一关就是7个昼夜……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显示系统终于成功研制出来,并且掌握了当今主流开发平台的核心技术!

  在这个中心,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普通的科技干部,人人都自觉把保持创新热情、传承创新精神作为一种追求,铭刻在骨子里,流淌于血脉间。该中心综合计划处处长贾宏进告诉记者,几年前,某仿真指控系统建设立项后,在核心技术上究竟是依靠外援还是立足自主研发上,中心领导横下一条心:“搞科研没有杀出一条血路的硬骨头精神,就不能为部队提供一流的服务!”

  中心总工程师张鸿喜亲自挂帅,带领技术骨干打响了一场科研攻坚战。700多天的“大会战”, 涉及数十项分系统、上千条信息链路的该指控系统如期完工。这一役,赢得了军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

  为了构建近似实战的复杂电磁环境下仿真训练演练系统,他们从兵种知识、战场环境、战术运用甚至到军事术语等,像小学生一样从头学起,一点一滴积累,一招一式过关。当现代战争的综合“因子”被充分吸收消化后,一幕幕紧贴实战背景的信息化仿真训练课题从实验室直通“战场”,一项项科技成果成为演兵砺剑的现代“利器”……

  几年来,这个中心先后自主开发重大创新成果11项,自研大型信息化装设备100多台套。通过完成重大科研项目,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落户中心,成为驱动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有力引擎。

【编辑:曹昆】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