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球资源观测卫星研发达到新高潮 勘探效果显著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3月06日 09:3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美国陆地卫星8号在轨飞行示意图
美国陆地卫星8号在轨飞行示意图

  日前,吉尼斯世界纪录委员会确认,美国已运行近30年的“陆地卫星-5”为世界上运行最久的地球资源观测卫星。而2月11日,美国发射了首颗第4代陆地卫星——“陆地卫星8号”,使全球新型资源卫星研发达到了新高潮。

  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资源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我们国家在利用资源卫星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益。

  居高临下“一目了然”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使有限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短缺,而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丰富的资源至今还沉睡在人类尚未涉足的深山老林、茫茫沙漠和浩瀚大洋之中。然而,用传统的勘探方法和较先进的航空遥感都远远满足不了资源勘探的需求,只能用当代最先进的勘测手段——资源卫星才能迎刃而解。

  资源卫星居高临下,并装备了多种先进的遥感器,所以能方便地观测矿藏资源、农作物长势、森林、渔业和污染等的分布;用资源卫星取得的数据,可绘制成特种地图和预测自然灾害,具有大范围、快速、定期和综合观测等优点。

  利用资源卫星,人类掌握了40年来的地表面貌变化,得到了许多河道的变化过程、河口泥沙淤积速度、湖泊的消长演化、水土流失程度、森林覆盖变化、土地利用状况、城镇扩展面积等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环境数据;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人们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从中判别出地质矿产的有利赋存部位,也进行了考古调查,从中发现地面难以发现的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卫星遥感图像还用于铁路选线、水库选址等工程选址工作,并能够进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评价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平衡状态,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我国资源卫星——资源1号系列卫星已广泛用于农业、林业、水利、海洋、环保、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及灾害监测等领域。

  灾害监测的“千里眼”

  在洪涝灾害、旱灾、地质灾害、森林和草地火灾以及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灾情评估工作中,遥感卫星近几十年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例如,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期间,遥感工作者利用多颗国内外遥感卫星对受灾地区进行了全过程、全区域的动态监测,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对各流域进行了七八次监测,监测总面积达760万平方千米,及时准确获取了有关汛情的发生和发展的许多重要数据,为有关部门制定抗洪救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0年春季,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沙尘天气,环境专家在研究探讨沙尘天气形成、影响和防治对策时,历年的遥感卫星图像和实时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成为重要的依据之一,从中准确圈定了沙漠化的范围、发展趋势、沙尘的起源、迁移途径和影响范围。通过分析,专家们指出,强沙尘天气是反厄尔尼诺现象和地表覆盖状况整体恶化而形成的,从而提出了防风治沙的对策建议。

  从2007年3月起,中国太湖开始出现“水华”(蓝藻)现象,几个月之后“水华”大面积爆发。我国用资源1号02星密切关注了太湖“水华”污染的发展,及时对污染情况进行跟踪和遥感动态监测,得到了各时期“水华”污染范围、程度方面的信息,并对污染的受灾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太湖的治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编辑:张志刚】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