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罗斯抗战片不戏说纳粹

2013年05月24日 13:34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俄罗斯人对二战有着痛苦而强烈的民族集体感受。从苏联时期到现在的俄罗斯,有关二战题材的影视作品达到数百部,其中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更是创作高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工业一落千丈,不过近年来随着电影振兴计划的实施及普京对爱国主义影视剧的力挺,二战题材的影视剧显露出复苏势头。2012年,俄罗斯出产二战电影3部,电视剧10部,而今年截至目前已达到9部59集之多。

  虽然俄罗斯二战题材的影视剧从苏联时期的“现实主义化”过渡到了如今的“好莱坞化”,但其精神内核仍是十分民族的。无论俄罗斯媒体还是公众,对待战争戏的态度都十分严肃。

  德国鬼子是俄罗斯战争电影中最常见的反面形象,但在不同阶段,鬼子的形象也各不相同。苏联时期出于战争动员和凝聚民心的宣传需要,自然会抬高英雄形象,“鬼子戏”往往爱恨分明、我美敌丑,充满预知性和不可怀疑性。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攻克柏林》、《解放》等。德国人虽然普遍被贬低,但还不至于无脑弱智,更不会像某些中国抗日剧里的日本人那样被简单妖魔化。事实上,二战时的德国是当时欧洲国力最强大的国家,简单丑化德国人只会遭人质疑和嘲笑。所以俄罗斯编剧更多着眼于表现苏军英雄如何与德国鬼子斗智斗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更多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性的剖析,主张“英雄也有缺点,敌人也存良善”。这使得影视作品中的德国人“重归凡人”,显露出更多普通人的一面,甚至出现了有礼、善良的德国人形象。尽管如此,俄罗斯鬼子戏里的暴力、血腥场面也不少,尤其在苏联解体初期,由于缺乏监管,影视界向西方看齐,各种追求感官刺激的表现方式不在少数。但随着俄罗斯社会慢慢走上正轨,影视拍摄方面的管理也步入规范。普京在2011年曾表示,虽然“我们可以限制影视剧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理想的方式。提高创作者的品位和素质才是更重要的”。(巴斯)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