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海军通信女兵数秒反馈信息请求 背熟上万组号码(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6月08日 16:06 来源:中国海军 参与互动(0)

  这个豪爽洒脱、朴实善良的山东人姑娘,虽然人缘很好,却因为说不好普通话令她倍感苦恼。话务兵对普通话要求标准非常高,因为任何数字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分里豪差,谬以千里。世界战争史上,因为一个小细节而耽误战机导致战争失败的战例,不胜枚举”,指导员政治课上的敦敦教诲在她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地印记。

  为了甩掉这些“蹩脚”的包袱,她开始为自己制定训练计划。每天到了晚上看新闻时间,她就模仿央视主持人,对着口型一点点练;读报时间,她就拿起报纸,轻声练习朗诵。即使空闲时间,她也不忘给自己加加班。功夫不怕有心人,浓厚的“山东腔”慢慢地就被正宗的普通话所替代。现在担任副班长的顾晓娜,都已经是几个新兵的普通话“导师”了。

  在话务兵的岗位上,有句训示,叫做“三尺机台牵动千军万马”。第一次走进1号台的生涩、紧张、激动的情景,至今令顾晓娜印象深刻。当时,新兵们刚开始接触话务几个月,大队便开始安排她们进岗位。到了机房后,新兵们围绕着这些陌生但又期许已经的话机,激动不已。但是,轮到上岗实践,不少新兵开始犹豫起来。这时老班长点名让顾晓娜第一个上,信任的目光注视着她,然后淡淡地说道:“我们的工作就是‘练中干,干中练’”。

  一次清晨值班,熬了大半夜、眼睛已经红肿的顾晓娜,突然接到一个万分紧急的电话:有重要情况需要赶紧联络远在万里之遥的护航编队。亚丁湾上,海情复杂,各种通信条件都充满着变数,然而开始接受上岗业务锻炼的顾晓娜深知“铃声就是命令”。于是,她强打十二分的精神,睁大熬红的眼睛紧盯屏幕,按照平时通信指令要求,一遍遍地进行联络,一秒钟、两秒钟,十几秒后终于接通护航编队。虽然时间仅仅过去一小会儿,但是对于刚刚走上机台的顾晓娜来讲,她更加明白了话务兵工作“通信联络正误就在一线,闻令而动不能懈怠丝毫”的道理。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