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航空工业军转民兴衰:运10夭折搁置“好牌”(2)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18日 12:28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殇:三代民品兴衰带来的反思

  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军转民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代:

  第一代,以不锈钢菜刀、衣架、水壶等为代表。在遍地开花之后,百花凋零。

  第二代,以摩托车、洗衣机、冰箱等为代表。在红火一时之后,销声匿迹。

  第三代,以昌河汽车、松花江汽车等为代表。在辉煌一时之后,被长安汽车并购。

  其实早在三代民品兴衰之前,中国航空工业手中就曾有一手军转民好牌——运10飞机。20世纪70年代初,当欧洲空客公司第一款客机A300还在襁褓之中时,中国的运10飞机项目就已经上马了。1980年生产出两架飞机并试飞成功,还进入地形气候最复杂的西藏执行救灾任务6次,第3架飞机也已装配60%。但是,仅仅因为差3000万元资金没有落实,中国航空工业历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好牌就被搁置下来。运10飞机因此夭折。

  假如当初运10飞机能够坚持下来,那么今天世界民航的大飞机市场将会是美国、欧洲和中国三分天下;假如当初双燕冰箱能够坚持下来,那么今天中国的电冰箱市场上双燕品牌或将是人们的首选;假如当初昌河汽车能够坚持下来并做大做强,那么今天中国的汽车市场就可能是另一种格局……

  一个一个“假如当初,那么今天”的或然,在中国航空人心中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无奈,留下了太多的必然。

  历史不相信假如,但历史应该反思。

  回顾中国航空工业军转民的坎坷历程,可以发现,三代民品兴衰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项目和产品都为老百姓生活所需要,为国家产业政策所支持;这些项目和产品依靠航空工业的相关技术优势,一开始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些项目和产品无一例外地由盛转衰,最终归于沉寂——“殇”:未成年而死。

  今天看来,航空工业曾经涉足、曾经辉煌的那些产品,后来都在市场经济肥田沃土上茁壮成长。海尔冰箱、格力空调、小天鹅洗衣机,包括长安汽车等经过市场洗礼,都成长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当年这些品牌都曾默默无闻,有的甚至还没有出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禁叫人扼腕叹息。

  当前,中国航空工业的第四代军转民产品正在蓬勃兴起。第四代军转民产品以特种汽车、液晶显示器以及锂电池、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为代表,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规模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投资风险不可预测等诸多复杂特征。如果能够认真汲取三代民品兴衰的经验教训,那么第四代民品必将成长为参天大树;反之,难免犯同样错误,踏进同一条失败的河。

  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过去失败的案例情况虽各有不同,但教训却是共有的——都没有取得商业成功。现在需要做的是直面现实,找出真正的病因,并以关云长那样直面创伤的勇气刮骨疗毒。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