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远征军69年前血战腾冲 42天全歼城内日军(图)(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8月15日 16:2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 中国远征军清剿腾冲城内顽敌

  仰攻高黎贡山

  5月12日拂晓,霍揆彰命令部队迅速按预先部署抢登高黎贡山。根据情报,驻守高黎贡山几处隘口的日军不过两个大队,总共也就2000多人,而此时中国军队的进攻兵力接近20000人,面对接下来的战事官兵们信心百倍。然而,远征军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渡江之时,日军也专门增调重兵,加强怒江西岸和高黎贡山一带的防守。

  远征军一接触高黎贡山,就感到了它的不寻常,在靠近怒江西岸的这一面恰恰是高黎贡山最陡峭的一面,在腾冲前方的一段山脉海拔有3780米,仅有的几处隘口更是终年积雪。远征军要想翻越高黎贡山只有三条路:南斋公房、北斋公房和红木树,日军早已在险要处设立工事,这将是一场从山下往山腰攀登再向山顶仰攻,并对敌人的据点、隘口逐一攻击争夺的战斗。

  霍揆彰命令第198师三个团为右翼负责攻打北斋公房一线。第36师的三个团和第116师一个团为左翼,攻击南斋公房一线上的日军据点。然而,5月15日深夜,霍揆彰接到一份战报:198师592团团长陶达纲率领的三个营,连续四天没能拿下敌人据点。部队被阻在了北斋公房前一个叫冷水沟的阵地上。4天里1个营长负伤,1个营长阵亡,9个连长中7个伤亡,全团死伤250多人,团长陶达纲也不幸负伤。大军第一次出击伤亡惨重。

  然而,过山的路只有这几条,远征军只能用血肉之躯不断向日军的坚固阵地发起冲击。在冷水沟阵地上,一个团打光了,另一个团接着冲上去。但10天过去了,中国远征军却没能前进一步。

  5月22日,经历十余天激战,防守高黎贡山的日军也已到了极限,弹药几乎打空。远征军592团团长陶达纲率警卫排冲上日军阵地,炸毁日军碉堡,终于攻占冷水沟隘口。负责攻打冷水沟的远征军198师592和594两个团,整编后每个团只剩下不足一个营的兵力。

  远征军来不及休整,198师立刻准备进攻北斋公房,指挥这场战斗的是594团团长覃子斌。按照198师师长叶佩高的部署,远征军放弃了对北斋公房的正面攻击,采取正面牵制,然后由593团穿插到后面的马面关,切断日军补给,使北斋公房的日军陷入粮弹匮乏、孤立无援的困境。5月29日,北斋公房也被远征军拿下,但覃子斌团长牺牲在了战场上。这是远征军在滇西战场上牺牲的第一位团级军官。

  仰攻高黎贡山的战斗,从5月12日一直打到6月21日,历时40天才结束。远征军以伤亡近万人,198师594团团长覃子斌阵亡的代价终于翻越了高黎贡山。霍揆彰指挥的第20集团军兵锋直指腾冲城。

  攻取来凤山

  腾冲是座小城,方圆不过3平方公里,但它的周边却有4座小山和1条江。其中距离最近的就是城南的来凤山,山峰比腾冲城高出150米,可俯瞰全城。只有把来凤山等外围高地控制住,才能居高临下攻打腾冲城。早在1942年日军占领腾冲城的时候,他们就在来凤山上依山势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工事共有4层,每层都筑有钢筋水泥的地堡。这些工事还与城里相通,增援和退守都很方便。驻守腾冲城的是日军148联队(3000余人),联队长藏重康美打算凭借山岭、大河的地理优势,依托坚固城墙死守。

  为尽快拿下腾冲城,霍揆彰决定重兵出击,以53军为左翼,攻取飞凤山;以54军为右翼,先攻占宝峰山,再夺取来凤山。7月2日清晨开始进攻。几天后,霍揆彰接到战报,飞凤山和宝峰山相继拿下,但来凤山阵地上发来的却是接二连三的伤亡报告,部队死伤已近千人。

  进攻来凤山的是预备第2师(下辖3个团),再加上第36师的1个团做预备队,兵力近4个团,而固守来凤山的日军不过400余人。霍揆彰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他的手下只会利用人多枪多硬拼,战术上缺乏灵活性。负责攻击来凤山的54军装备不少美式火炮,但却不去使用。在这种情况下,54军军长方天被撤换,由54军副军长阙汉骞接任。阙汉骞提出:集中所有炮火猛轰来凤山,把日军明暗工事摧毁后,步兵再上。霍揆彰采纳了他的建议。

  7月24日,50余架美军战斗机和轰炸机首先对来凤山的日军阵地进行空袭,随后远征军的几百门大炮也开始轰击。日军为了视野开阔,砍光了山上所有树木,现在面对轰炸和炮击,连个隐蔽的地方都很难找,炸弹和炮弹的命中率极高。7月25日,经过23天的奋战,来凤山终于掌握在了远征军手中。7月28日,腾冲城外的日军据点都被清理,第20集团军终于能进攻腾冲城了。

【编辑:贾龙】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