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详解中国海洋卫星规划:助国防 监视全球热点海域

2013年09月18日 10:22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参与互动(0)

  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深刻的论述,并指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海洋卫星作为海洋高新技术手段,是实现科技兴海的重要支撑,发展好利用好海洋卫星也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求。

  海洋强国首先要海洋科技强国,海洋科技实力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是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海洋强国的重要指标。海洋卫星作为海洋监测的高新技术手段,是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的重要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更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成功发射了3颗自主的海洋卫星,海洋系列卫星体系初步形成。自海洋卫星在轨运行以来,实现了对我国管辖海域以及全球海洋的水色水温和海洋动力环境的长期、连续的动态监测,极大完善了我国海洋立体监测系统,并已成为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作为我国海洋卫星用户的牵头单位,承担着我国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业务化运行管理和海洋卫星数据应用及分发服务,全力开展海洋灾害的卫星遥感业务化监测服务,积极推广海洋卫星数据产品的应用,广泛开展海洋卫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国海洋卫星的应用效益,在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科学研究和国际海洋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将按照3个系列规划和发展我国自主的海洋卫星:海洋一号系列卫星为海洋水色卫星,利用可见光、红外遥感技术对我国近海和全球海域实现海洋水色水温及海岸带动态监测,主要为海洋环境预报、海洋污染监测、海冰灾害防范、海岸带开发管理、远洋渔业捕捞和极地科学研究等提供支撑服务;海洋二号系列卫星为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利用主、被动微波遥感和高精度测、定轨技术对全球海域的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海浪、海流、海面温度等多种海洋动力环境要素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监测,为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灾害预警、海洋工程、海上交通运输及国防建设等提供支撑服务海洋三号系列卫星为海洋雷达卫星,主要载荷为多极化、多模态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和高空间分辨率地获取我国海域和全球热点海域的监视监测数据,主要为海洋权益维护、海上执法监察、海域使用管理,同时为海冰、溢油等监测提供支撑服务。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确定了在“十二五”末及“十三五”期间将发射8颗海洋观测业务卫星,其中包括海洋水色星座4颗,海洋动力环境星座2颗和主用于海洋的雷达星座2颗。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的出台,确立了海洋卫星在我国对地观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也加速了后续海洋业务卫星的发展进程。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海洋卫星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卫星海洋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卫星必定会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也必将为实现蓝色的中国梦书写更加壮美的诗篇。(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 蒋兴伟)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