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安全的瞭望者

2013年09月18日 13: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9月18日电 题: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孟祥青:国家安全的瞭望者

  作者 褚振江

  “和平并不等于安全,发展也蕴含着风险;不仅要居安思危,还要居危思危。”解放军后勤学院“名师讲坛”上,一名大校军官在他做的《中国安全环境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的这个观点,阐明了他对国家安全局势的忧虑与思考,也引起听讲者的深思。

  这些年来,作为专门从事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的学者,他的不少见解独到的观点,比如“国家利益拓展,但维护安全的能力和手段远未达到这么远”、“大国崛起,需强大国防;民族复兴,需安邦大略”等等,如同盛世里敲响的警钟,启迪人们理性思考。

  “我的目的是让大家感觉到,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威胁和挑战仍然不少且复杂多元。战争离我们其实很近,‘国家兴衰匹夫有责’不是一句大话,每个人都要从‘居危’视角重视国家安全。”

  如果把国家比作大海上的航船,战略研究者就是把自己绑在桅杆上的瞭望者,时刻提醒人们防备冰山,绕开暗礁,避开风暴。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孟祥青,就是这样一位情系国家安全的瞭望者。

  2006年,孟祥青参加国防大学组织的“海疆万里行”活动。一路走来,有碧海蓝天,清风徐徐,也有狂风大作,暴雨如注。“这为我关注南海、研究南海问题奠定了感性认识基础。”登上海岛礁石,与官兵交谈,“我们的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那种‘捶胸顿足’的感觉,深深地刺激了我”。深入的调研,让他参与撰写的咨询报告更具说服力,得到军委首长的重要批示。

  “军事学者不能关起门来做书斋式的学问,必须密切关注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军事战略学的生命力在于探寻满足实际国防安全需求的科学答案,把专业研究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孟祥青说。

  针对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多元和复杂的现实,孟祥青密切关注世界局势和中国周边热点,观察现象,深入剖析,给出对策。近5年来,他为中央和中央军委撰写政策咨询报告28份,获得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批示的有8份。

  孟祥青研究的是国家安全。然而,他传递的信号却常常让人感觉不安全,特别是在涉及大国关系、地区热点、周边冲突等重大问题时。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安全边界,不是领土领海边界,而应该是利益边界。利益到达哪里,就应该有相应的安全手段和能力去维护,否则利益就有丧失的危险。他曾撰文《中国安全:两难与出路》,列举了中国未来10年到20年间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在两难中谋出路,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提示大家“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引起学界广泛讨论。

  “军事学者要有一种责任担当,除了普及国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民众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意识。”孟祥青说。“一个国家可以获得和平,但不一定就有安全。当一个国家和民族有能力拒绝别国的不合理要求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2011年8月,中国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孟祥青作为军方解读白皮书的唯一专家,撰写了《没有国家安全,就谈不上和平发展》的文章。去年底,受欧盟使团邀请,他参加在布鲁塞尔举办的“首届中欧高层论坛”,发表了有关“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与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演讲和公开辩论。扎实丰富的理论功底,敏捷清晰的思路,简练透彻的表达,将与会人员心中的问号变成了感叹号。

  “能在维护国家利益时挺身而出,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是我最大的职责和荣耀。”孟祥青说。(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