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军报: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有力武器

2013年10月16日 14:45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真揭短、真亮丑、真批评才能真治病”“‘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多年没搞过了,今天用起来还真见‘疗效’”……这是很多领导干部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后发出的感慨。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也是清除党内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然而,在少数领导干部手中,这把利器却变成了钝器,甚至锈迹斑斑。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常使用造成的,就像一柄宝剑不经常打磨会生锈一样。

  正因为如此,习总书记指出:“对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持有偏见,也不能心有余悸,而要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这明确地告诉我们,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能有“闯关”思想,认为这次民主生活会用过了,就可以束之高阁,而应牢固树立经常用长期用的思想,真正使之长效化常态化,使之成为防身治病的武器。

  对批评和自我批评,延安时期,我们用得经常,解决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问题,使我党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解放初期,我们用得健康,依靠党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解决了抗美援朝、经济建设等一系列难题;50年代后期,这把利器用得不够好,导致党内生活严重不正常,以至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重拾这把利器,解决了党内生活的一系列问题,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这充分证明,批评和自我批评丢不得,一旦丢掉,党内生活就不正常,就会形成家长制、搞成一言堂,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

  一些同志之所以不经常使用这把利器,主要是胆子不大、勇气不足,“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只能用“客套话开头、奉承话居中、希望话结尾”。如此,就会像邓小平所言,如果现在还是东怕西怕,还是怕讲心里话,我们党的老传统就恢复不起来。

  忠言是良药,媚语是病源。批评可能会有辣味,但越辣反而越有味;批评可能会撕破脸面、伤及情面,但能触及思想、严肃态度。如同一个患了病的人,需要的不是“吃糖”,而是“吃药”。“吃糖”只能误人害人,“吃药”才能排毒治病。要知道,进步的动力来自较真碰硬、来自反躬自省、来自灵魂洗礼。只有敢于自我批评,才能排泄精神上的一切渣滓;只有接受他人批评,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因此,对待批评,不能抵制,而应视为一种提醒、一项待遇、一剂良药,从而在揭短中补短,在亮丑中正容。

  共产党人的党性需要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锤炼。现在,有的同志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锤炼,更需及时补课,经常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锤炼党性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只有让严格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常态、化为长效,才能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形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党内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倾向,防止和克服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

  利器今天用,明天不用,照样会生锈。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只要我们经常使用、大胆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利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不良苗头就能及时抑制,不正之风就能得到纠正。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