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昌平为家庭困难官兵建救助基金 最高达20万

2013年11月13日 09:52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随着今天这组“聚焦兵之初”专栏稿件的刊出,本报组织的新兵成长新闻调查告一段落。在陆续推出的10期专题报道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火热的新训生活进行追踪式观察,对“95后”新兵的成长进行探讨式报道,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专题报道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新生代士兵的关注不会结束。因为,他们是军队战斗力建设的基础,他们是中国军队的未来与希望!

  ——编 者

  某团新兵小戴入伍不久,就传来一个噩耗:跑货运的父亲遭遇车祸,车毁人伤。

  肇事车主没找到,医药费要花好几十万,母亲一边四处奔走一边还要照顾重伤的父亲。家里困难重重,小戴动了离队回家的念头。就在他无奈之时,一个个好消息传来:县人武部给家里送去了慰问金,并协调他父亲住进了当地最好的医院;团保卫股长带着律师赶往他的家乡帮助处理纠纷,保险公司的赔付程序已启动……

  “我要不是来部队当兵,家里的困难一定解决得没这么好!”心怀感激的小戴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遭遇变故只是个例,但家庭有困难的新兵还不少!”团政委瞿卫国调查发现,近几年新兵中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比例大幅上升,一些新兵入伍前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步入军营后,家中一旦遇到变故或困难,很难做到安心服役。

  “执干戈以卫社稷。军人身负特殊的使命,家庭的牵绊多了,肯定要分心。”瞿政委回忆说,前年该团有一名新兵,一心想当“神炮手”,还立志要转士官,但母亲突患重病无人照顾,去年义务兵服役期刚满就含泪退伍了。

  “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许多军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该团政治处主任陈强锋说:“身后顾虑重重,怎能轻装上阵?必须想办法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陈主任介绍,今年该团按照北京军区《关于解决当前基层实际困难和问题的意见》,设立了特困救助基金,并与新兵家庭所在地人武部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协调地方政府为他们排忧解难。

  “但这个负担不该完全由部队背,部队想背也背不起!”调研中,一些带兵人直言不讳地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完善军人家庭救助机制做起。”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对军人家庭的优待,执行的是2011年颁布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十二条: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优待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然而,这一规定只是原则性和概念性的,不够具体也缺乏刚性,如何兑现要看各地政府自定的政策。由于地域差别,同一个班的战友,家庭享受的优待差别就很大。对此,不少官兵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将优待的标准细化、完善。

  还有人建议:目前的法规中直接保护军人权益的多,针对军人家庭的优待政策少,以新出台的《军人保险法》为例,能否把军人家庭也纳入其中,让军属也受益?

  调研中,记者也得知不少好消息:北京昌平区为家庭困难官兵建立了救助基金,最高额度达20万元;多个省市出台政策,为军人困难家庭减免税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记者 欧阳浩 刘建伟 特约记者 马仕府)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