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揭秘国军高级将领身边的三名中共秘密党员(图)(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13日 13:0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奉命做卫立煌的思想工作

  赵荣声在卫立煌部活动,他的上级是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林伯渠。赵时常向林请示和汇报,林要求赵应经常做卫立煌的思想工作,宣传中共的抗日民主主张,并鼓励卫成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

  卫立煌通过与赵的接触,感到赵荣声是了解自己的,两人能够说知心的话。如此时间长了,两人无话不说。有一次,卫立煌突然提出:“我参加共产党好吗?怎么参加呢?”赵荣声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卫立煌让他去延安找朱德,赵说还是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问林伯渠吧。

  林伯渠的指示是:“回去告诉卫立煌,好好做一个革命的国民党员,做一个真正实行孙中山革命主张的国民党员,这样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比参加共产党更大一些。”

  不久,赵荣声收到一封署名“胡服”的信,约他到河南渑池晤谈,赵荣声遂赶赴渑池八路军兵站,原来“胡服”就是刘少奇。

  刘少奇直言赵荣声争取卫立煌有功有失,所谓“失”,是说:“你的胆子不小,想挖蒋介石的墙脚。你知道不知道,这样做不但对党没有好处,反而有危险。”最后,刘少奇指示赵荣声:“你只要能在卫立煌身边待下去就是成绩。有事我会派人来找你,你不需要知道我在哪里,不要到各地找党组织。”

  果然,卫立煌“通共”被国民党特务发觉了。1938年底,迫于蒋介石的压力,卫立煌解散了第二战区工作团。1939年1月,卫已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赵荣声继续跟随卫立煌,并被任命为洛阳长官部的机要室秘书。对此,卫立煌向赵解释说:“长期带你在身边,会引起别人闲话。现在让你到机要室,如果有什么事情,随时来找我。”

  赵荣声在卫立煌身边活动,自然要以卫的亲信面目出现。1939年,他编写了《卫将军》一书,借以为卫立煌争做河南省主席造势,而“卫将军”这一历史典故,分明是指西汉大将卫青。卫立煌当上河南省主席之后,却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

  当时国民党顽固派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与新四军发生了摩擦,卫立煌两面为难,最后他还是将制造血案的祸首之一别廷芳教训了一顿。而此时的山西,由于阎锡山倒向顽固派,与共产党的摩擦反而闹得更大了。在赵荣声的影响下,卫立煌坚持团结抗日,严格约束军队,使卫部不介入摩擦。1940年4月,卫立煌和朱德再次会晤,双方签订了驻军防区的协议。说服郭寄峤和平解决兰州学潮问题抗战时期,国民党下令凡是国民党军队里的官兵须全部加入国民党,赵荣声遂请示组织,组织指示他便宜行事,即在被迫需要参加国民党的时候就参加。赵荣声加入国民党的介绍人,卫立煌指定为郭寄峤。

  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失败后,卫立煌被撤掉河南省主席一职。此时顾及继续留在洛阳对卫没有好处,赵荣声便请假回到老望了闲居中的卫立煌。这年11月,卫立煌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因这支部队有许多蒋介石心腹陈诚的人,为了避嫌,卫立煌没有带赵荣声。赵荣声回到燕京大学继续深造。

  1946年秋,赵荣声大学毕业,听说卫立煌新婚不久且准备出洋,便到重庆看望卫立煌。见面之余,卫立煌让赵荣声谈谈对时局的看法,赵荣声对国内外形势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卫立煌的个人前途须与国内的民主运动结合起来,虽不能公开表示支持,但也要对它示以同情,等等。临别之际,卫立煌嘱咐赵荣声留在上海、南京一带,因为他确信自己不久就会回来,会有许多事要赵去做。

  1947年10月,国共内战进入关键时刻,蒋介石催促在国外的卫立煌回国,让他去接替陈诚所担任的国民党军在东北的主帅职务。迫于蒋的压力,卫立煌只得就任。此时,赵荣声已由安徽回到上海,他在南京时遇到了表兄张友鸾(《南京人报》报人),帮了几天忙,却遇到了叛徒袁晓轩。为了甩掉这个“尾巴”,赵又来到兰州,找到时任甘肃省主席的郭寄峤,郭安排他到西北日报社担任社长。

  1949年,兰州解放前夕,兰州学生发动了旨在反对内战的学潮。当时郭寄峤拟武装弹压,幸亏赵荣声从中周旋,向郭寄峤力陈利害关系,终于和平解决,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