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湖北昙华林见证传奇:诞生辛亥革命首义之旗(图)(3)

2013年11月20日 13:11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南昌起义前的伟大握手

  昙华林崇福山街41号,如今在窄小的街巷里并不起眼。然而,“八一”南昌起义前夕,周恩来与贺龙正是在这里有了第一次握手。

  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周斌介绍,1927年4月,贺龙率独立十五师从鄂城出发,北伐河南,屡立战功,被批准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贺龙升任军长,共产党员周逸群任军政治部主任。6月26日,贺龙率部回到武汉,带着一个警卫连驻进这里,20军官兵则分别驻守在武汉三镇及周边地区。

  20军驻汉时期,正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不久。1927年7月初的一个傍晚,周恩来在周逸群的陪同下,来到这里与贺龙见面,这也是他们两人的首次见面。与贺龙交谈时,周恩来分析政治形势,阐明共产党武装保卫革命的主张。贺龙表示,完全赞同周恩来的观点,下定决心跟共产党走。

  此后,贺龙在武汉利用招收学兵、工兵为掩护,将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如陈赓、段德昌、范长江等都安排在自己的20军军中,从而避免了反革命的屠杀。其中,范长江当时才18岁,加入了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教导团,成为一名学生兵,后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再后来成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1927年7月23日,根据我党的安排,贺龙率部抵达九江。27日,第20军全部集中南昌,成为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

  周斌说,“文革”结束后,贺龙的夫人及子女曾到这里凭吊,并认为这里是贺龙革命生涯的重大转折点。(记者别鸣 实习生马驰 杜越洋)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