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日关系紧张 学者:时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013年12月09日 13:4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美国亚太再平衡,计划将60%海空军力部署在亚太;日本决定修改《防卫计划大纲》扩充自卫队力量,宣布强力争夺钓鱼岛;安倍内阁高呼反华主张联合同盟遏制中国;菲律宾加强与日本合作,宣布所谓“合力守护岛屿”,对抗中国……今年以来,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仍显示出趋紧的状态。不过,随着中国的外交战略运筹和重点发力,下半年国际环境开始稳定。

  从风起云涌到风平浪静,让人们深思“风起”是因“崛起”而生的吗?“浪静”的背后又蕴含着哪些战略智慧以及国际政治的逻辑?

  上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南方防务智库正式成立,首届南方防务论坛在广州召开,众多军地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退役及现役将军齐聚一堂,共同分析这其中的逻辑,并预估未来世界格局的变化。

  “亚洲浑水”开始变清平静?

  上半年风起云涌,下半年走向稳定?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12年度十大国际新闻中,把那一年度开始亚洲越来越复杂的局面概括为“亚洲的浑水”,位列十大新闻第八。

  “而2013年的中国国际形势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局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林利民说。这个复杂的“噪音”包括了中国和越南关于南海问题发生冲突、菲律宾挑起的黄岩岛争端、中菲船舰长时间对峙。“而去年开始一个更为严重的局势是,日本加入了‘大合唱’”,日本借钓鱼岛事件频频挑衅,希望东海和南海联动,有意把美国、越南、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度联合起来包围和遏制中国。“因此,今年上半年,国内外都认为中国周边形势比较紧张。”林利民说,“但回头看的话,下半年形势趋于稳定。首先是中越关系变好,两国领导人实现了互访,南海争议搁置下来,日本试图联合越南,越南也没有接招。”

  虽然,今年以来日本和菲律宾的关系越走越近,但是由于没有美国的完全支持,菲律宾对华的挑衅行为也开始减少。“美国并没有像菲律宾想的那样力挺菲律宾,因为美国更加重视中美关系。”

  日本方面,其国内政治继续转右,决定修改《防卫计划大纲》扩充自卫队力量,宣布强力争夺钓鱼岛;安倍晋三身着军装登上坦克,鼓动民众;率众大喊“天皇万岁”让全世界都在怀疑日本军国主义是否在复活……

  “但实际上日本经济已经因此而受不了。”林利民说,包括中国赴日本旅游人数下降、中日贸易额减少。“我判断,日本正在寻找下台的路。”他认为,中国周边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上半年风起云涌,下半年走向稳定。

  在林利民看来,这样的周边形势变化仍是间歇性的、阶段性的。同时,他感到,在这样复杂环境中,中国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这其中的原因是中国国力的强大;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相互依存度很高。

  中国强了,个别邻居“病”了?

  “Weareback”,2009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这高调的一喊,被认为是美国吹响重返亚太的号角。

  在随后的2010年,美方“重返亚太”战略一路高歌猛进,从自称是美国首位“太平洋总统”的奥巴马及其内阁成员频繁的亚洲行,到美国海空军力驶入黄海,集结日韩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一年,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基本成型。

  是不是巧合呢?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与周边局势突然急转直下,首当其冲便是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剑拔弩张。

  2010年9月7日中午,一艘中国渔船“闽晋渔5179号”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作业遭到日本海上安保厅巡逻船驱赶并非法撞击,日方登船检查并非法扣留我渔民及渔船。在此后的6天内,中方8次向日方严正交涉,但日本单方面依然做出拘留船长詹其雄10天的裁决。

  其实更准确地说,这一次钓鱼岛风波是2010年中日关系的分水岭。在9月以前,中日关系一直延续着“破冰”、“融冰”之旅的暖意,从“重建总理热线”,“启动东海问题谈判”,再到签署食品安全、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一系列合作协议,中日关系无论是高层互动还是经贸往来都在扬帆前进。

  可随着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以未能兑现如期解决普天间美军基地迁移问题的承诺为由宣布辞职,日本政坛中主张“东亚一体化”、密切中日关系的一派力量被削弱。新首相菅直人一上台,首先是跑去华盛顿修补前任留下的稍有裂痕的日美关系。日本新内阁中以前原诚司为代表的亲美倾向,似乎为日后中日关系转折埋下伏笔。

  再看东南亚地区,2010年同样是个特殊的节点。彼时,阿基诺三世上台,此后菲律宾的南海政策和对华政策便开始急剧转向,“大国平衡”、“中美之间两头下注”的战略不见影踪,“亲美制华”成为关键词。这一年,美菲关系随着美国对菲律宾大手笔“砸钱”而加以巩固:1.4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与军事援助、4.34亿美元的援助合同,以及频繁的军演。

  “美国重返亚洲固然是影响中国亚太安全环境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但2010年中国综合国力上涨,也给世界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带来了心理上的很大变化,这也可能影响了他们的对华态度和政策。”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指的是,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美国真在战略收缩么?

  在担心中国日渐强大的同时,美国高姿态进入亚太,让周边国家误以为,这是治疗“安全困境症”的“良药”。这也更符合日本和菲律宾等国政府的逻辑。

  以菲律宾为例,2010年,美国正式将菲律宾纳入“全球合作伙伴计划”,承诺向菲提供军备支持和军事安全保障。2011年,美菲签署《马尼拉宣言》,宣言指出美将帮助菲应对海上安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威胁。如此一来,美国的军事援助和承诺就像一座“靠山”,改变了菲政府在谋取南海经济利益时的安全顾虑,这从阿基诺三世政府在黄岩岛问题上的强硬姿态便可管窥。那么,作为新兴崛起国,怎么看待美国战略向东移?对中国而言,威胁有多大?

  就在上个月,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华盛顿说:“门罗主义的时代已终结,美国不再致力于干预其他美洲国家事务。”“相信没多少人相信那就意味着它真正地结束了,但那还是反映了某种事实上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所说的变化,是指美国战略中心的转移。

  从最早的“重返亚太”,到后来的“战略东进”,再到如今奥巴马第二任期提出的“再平衡”,短短4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频频“改头换面”。但事实上,这只是新瓶装旧酒,归根结底是要把美国战略中心从大西洋“搬”到太平洋,从欧洲移至亚洲。

  金灿荣表示,美国因为力量不够,所以就“收”,但这个“收”若一分为二来看,其实是“有减有加”,“比如集中60%的军力到亚洲,这是‘加’,很明显是以中国为主要对手。”金灿荣说,无独有偶,美军同样的军力部署可在冷战时期找到,那时是针对苏联。

  在林利民看来,日本、菲律宾的“良药”开始要发生变化了。他认为,美国正在进行战略收缩,而且是全局性的。

  他解释说,美国防部长哈格尔曾宣称,美未来10年现役军人将减至38万-45万、航母战斗群将减至8-9个、海军陆战队将减至15万-17万人。美《航空周刊》更宣称,2021年美陆军师将由10个减为6个,航母将从10艘减至7艘,空军飞机将减至1157架,战舰总数将减至228艘。“按照这样的收缩程度,即使是亚洲军力占六成,今后也要比现在少了。”林利民认为。

  当然,美国是否在全球“战略收缩”并无定论。但是目前很多证据都在说明这样做的合理性。高失业、高债务、低增长、财政赤字、政府关门,这些字眼成为美国国内经济现状的“代名词”。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奥巴马政府搞战略收缩的结构性因素。经济上的颓势造成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抬头,随着世界经济下行而政治动荡上行,国际局势愈发复杂化,“美国管不动了,当世界警察的性价比变低了,不再是赚钱的买卖”。林利民预测,2013年将以“后美国时代”元年载入史册,“美国甚至有可能主动从超级大国或世界警察位置隐退,这一动向至少在奥巴马任内不会有变。”

  “美国是在收缩,但现在提‘后美国时代’还太早了点。”对林利民的看法,金灿荣并不完全赞同,他认为其中有几个不确定性,“一个是美国会愿意主动从超级大国位子上下来吗?我看不见得。二是美国经济的确在走下坡路,但相对而言它的实力依然很强,尤其是军事力量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10年之后,中国在世界位置如何?

  “现在的美国很矛盾,一方面对日渐强大的中国不满,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和平崛起。”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喻常森教授说,“中美两国都在致力于摆脱霸权国与崛起国发生冲突的历史宿命。”但由于美国诸多战略部署都明显针对中国,中国的安全环境还是比较紧张的。

  崛起国与霸权国必有一争会成为魔咒吗?若是如此,该靠什么来破解?

  “时间吧!时间对我们很有利,时间也能证明中国对和平的信念。”金灿荣说,根据俄罗斯学者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长波理论,未来十年,整个世界经济周期是下行的。但即使如此,金灿荣等学者还是对中国的未来给予较为乐观的预判。金灿荣摆出论证: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中,绝大部分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包括日本、韩国。据统计,中韩去年贸易额2200亿美元,是韩日、韩美、韩澳贸易额的总和。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92%其国内已不生产,中国的产业升级和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正在逐步推进……

  阎学通在他的著作《历史的惯性》中预测:未来十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至1:5。

  “十年后,一旦我们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密、关系也会友善,很多问题都会自然而然解决的,时间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面对现在紧张的中日关系、南海局势等,金灿荣并不十分担忧。

  在他看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任期内,中日关系缓和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紧张局势至少还会持续一年半左右。

  安倍身于政治世家,外祖父是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用金灿荣的话说,他是“官二代兼富二代,含着金汤匙出生,尤其自信。他的内阁甚至自称‘战略派’,且他们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不曾经历战争的残酷,对战争可能带来的危害没有责任感。”

  不可否认,安倍目前在国内支持率挺高。对此,金灿荣指出,安倍提出的安倍经济学并不被大多数经济学家看好。“尤其是其中关于日本经济由外向型变成内部驱动型的内容,很难成功。在他的执政后期,安倍经济学的弱点会逐渐凸显,那么到下一届大选日本民众还‘买不买他的账’就很难说了。”

  分析

  中国需不需要亚洲战略?

  “其实,就像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一样,他的成长进步越快、越大,各种阻力也会越大,有人骂你、有人阻挡你,我认为我们很难构建一个完全和谐的支持中国和平发展、毫无杂音的国际环境,即使是超级大国美国也没能做到。”广州空军政治部原副主任刘邦成少将说。

  “只要中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即可,”金灿荣说,“过去中国政府强调睦邻安邻,等距外交。就像排排坐,吃果果,给每个人都发糖。现在实行的是不等距外交。”

  应对中国快速发展引发的一些“责骂”、国际压力等,中国需要微调外交思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韬光养晦”一直是中国在应对国际风云变幻时的战略方针。

  但20年过去了,如今,专家表示,在坚持战略延续性即和平发展原则的重要基础上,中国在外交上的主动性很强。

  金灿荣认为,目前中国外交在战术上“以我为主,主动出击”。在内容上,中国外交则愈加丰富,“新型大国关系”、“命运共同体”等词汇的出现,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设置了拉美分论坛和非洲分论坛等,都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在向全方位拓展。“命运共同体的涵义已超越了简单的经济范畴,我们不再只是光做生意,除了经济发展,安全合作也成为我国外交中的重要部分,国家安全甚至比经济还重要。”阎学通说,中国一改过去的作风,正试图告诉世界,中国可以提供很好的“安全产品”。

  而从外交轨迹来看,今年3月以来,新领导集体先后出访俄罗斯、非洲、南亚、欧洲、拉丁美洲,随后是访问美国,而后集中开展周边外交。“很明显,先外围、后周边。我个人感觉,未来中国外交政策‘有所作为’的方向主要就是在周边。”金灿荣说,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构建一个更加稳定的周边外交网络,成为中国外交面临的重要课题。而阎学通则直言,东南亚是我们周边外交的主攻方向。

  那么,该如何编制这张网?中国是否需要一个亚洲战略?

  在刘邦成看来,要像规划经济建设一样,对未来五到十年的国际形势做一个初步的估算,然后进行顶层设计、规划战略,“谋划一定要早,避免被动。”

  “目前的中国,的确比以前更需要战略了”,金灿荣说,但是亚洲战略具体该是什么,金灿荣也觉得不好说,“我想大的方向还是在亚洲,促进亚洲共同体的建设。战术层面则按照现在的做法,不等距外交,有奖有惩。”

  “但是亚洲这么大,各个地区情况不同,怎么可能制定出战略?”阎学通认为,在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南亚,有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在东南亚,我们则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设想,不能简单把“亚洲战略”以一概全。(记者 赖竞超 赵杨 实习生 李娇)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