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专家:只要有耐心 中美终会携手开展航天研究

2013年12月27日 10:01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航天法律师出身的亚瑟·杜勒博士是美国著名航天科普教育专家及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托管人。该基金会专门奖励在科普活动中取得成就的人士。多年来,杜勒博士为中美航天科普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创办中国青少年航天知识竞赛、组织中国中学生参加美国航天夏令营、翻译出版美国航天科普教材等。在不久前北京召开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他克服各种难题将服役过的宇航服及一块珍贵的月球岩石带到现场展示,并为此接受了《环球时报》专访。

  环球时报:您这次带到中国展出的月岩从何而来?

  杜勒:这块岩石是在月球上天然生成的,通过自然陨落掉到地球表面,坠落点在摩洛哥,2009年被科学家意外发现。专家通过检测证实它的“家乡”在月球高地,距离“阿波罗16号”的着陆点很近。我这次来北京参加宇航大会,特意带来这块月岩上的一小片给中国孩子们看,让他们了解月球上的岩石究竟什么样。因为怕放在行李中托运会丢失,我把它放在贴身口袋里一路护着。

  环球时报:您是自己出资买下月岩的吗?

  杜勒:是我们基金会从科学地理收藏家那里购得的,因为是用于科普教育而非商业目的,价格定得并不贵,但月岩本身还是“无价之宝”。这一小片月岩和阿波罗宇航员们从月球上带回的在结构上完全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比宇航员带回的岩石更难得。

  环球时报:这次展出的宇航服是怎么从美国运来的?

  杜勒:装在集装箱里通过货运方式运来的,因为这些宇航服已被美、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穿过,不打算再上天了,以后将被用于科普活动。因此,我们不必对它进行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这就是为什么参观者可以触摸它。如果再上天,是禁止触摸的。

  环球时报:美国有重复使用的宇航服吗?

  杜勒:商业用途的宇航服可以重复使用。我这次带来的是3件俄制舱内宇航服,顾名思义,就是宇航员穿着它进行舱内操作。而出舱服则是在起飞及进行太空行走时穿的。这3件宇航服由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公司研制生产,在国际空间站和俄罗斯“米尔”空间站都使用过,“服役期”长达6个月。它们的出厂时间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其中最新的一款是1998年制成的。

  我本打算将现任NASA局长博尔登穿过的宇航服带到中国展示,但美国政府出于政治原因,需对此进行层层审批,周期过长。很遗憾,此次未能成行。之所以到中国展示宇航服,就是想让中国年轻的航天爱好者通过实物来了解航天、认知航天。

  环球时报:您曾将美国航天夏令营引进中国,还将大量美国航天科普书籍和科幻译著介绍到中国。在您70岁高龄之际,还将这沉重的宇航服带来展示,未来是否有更多的交流计划?

  杜勒:下一步计划包括进行商业合作,用中国的太空运输工具将中国的太空旅行爱好者送上太空、月球甚至其他星球。中国制造的飞机和船只非常棒,“神舟”飞船就更出色了。中国近日宣布将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并向所有国家敞开合作大门。这是非常积极的一步。尽管目前的政治气候使中美尚不能放手合作,但我认为中美终会携手开展航天研究。只要你肯花时间,并有足够的耐心! (温燕)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