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李白:发送国军长江布防绝密情报助解放上海(4)

2014年01月14日 10:3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但是,就在两个月后,不幸突然降临。

  1948 年12 月末的一个夜晚,我与对方联通后对方就抢先发报,而且几度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况(由于战争形势对敌不利,加紧了对我方电台的侦察而实行分区停电所致),对方只能在来电后尽快发报给我。接着,我听到的不是平时工作完毕时的习惯信号“GB”(英文“再见”缩略词),而是十分急促的三个“V”字的电码:嘀嘀嘀哒、嘀嘀嘀哒。这是对方战友按约定在示意我,他正处于危急情境!三“V”信号让我突然受到莫大的惊吓。我再也听不到对方的信号,顾不上关机就跑到党台领导刘富龙那里报告了对方发出警示信号,并把收好的电报交给他。之后我曾多次按时开机守听对方,每次都是散兴关机。领导只能让我立即转到正在鏖战的天津台工作。

  然而,一个关系上海台战友生命安危的问题———“我的对方到底怎么了?他是谁?”就成了我一个刻骨铭心的悬疑,很久很久……半个世纪后与这位前辈战友的隔世“相认”中央社会部领导在上海解放后就让上海市查明了李白同志的下落,对李白被捕及其被敌人秘密杀害的情况做了一系列调查处理工作。当时,这一切都不可能让我知晓。我一直还在寻找和等待一个答案。例如,20 世纪50 年代初,我曾询问过一位从上海地下台回到机关的老肖同志,回答是在单线联系的环境中不得而知。

  50 年代中期,我从军委情报单位转业到国家机关工作,像普通观众一样看过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除了曾与主人公同行同业的亲切感,也引发过共鸣与怀念,但并未曾联想到主人公李侠是有原型的,而且会与自己寻找的答案息息相关。

  直到改革开放20 年之后,我这个曾从事中共党史教学和科研的离休老人终于能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媒体的报道中捕捉到寻找良久的答案。

  是新华社电讯和一个《永远的丰碑》栏目令我得以释怀。在我读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一文后,我就基本确认该文最后第二段所描述的情节与我在1948 年末那晚的经历极其相似!我当即剪下这则报道并在旁边写了以下的话:“这就是记忆中的那一晚,我作为中央社会部的报务员,正与我的对方———上海地下工作者某同志联络时,对方突然发出三个‘V’的电码,之后音讯全无。原来他遭到敌人的杀害!”

  不过,直到此时,我还不能排除同样情况发生在别的台的可能,毕竟其他机构也有可能派有地下台在上海。

  就在不久后,我获知,当时的中央社会部长李克农早在上海解放第三天,即1949 年5月30 日,就专电陈毅市长,要不惜代价查明李静安同志(即李白)的下落。上海市及时布置市公安局组织精干警力,经一年多时间和一波三折的经历终于挖出一手策划并指挥逮捕、杀害李白烈士的首犯叶丹秋。上海市人民法院于1951 年1 月已判处他死刑,立即执行,贯彻了陈毅市长“血债血偿”的指示。

  1983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李白等12 位同时遇难的烈士遗骸迁入龙华烈士陵园。在那里长眠着1600 位烈士的忠魂。

  2010 年10 月,我和老伴到上海参观世博会时,特地在上海市人物研究会副会长梁光璧同志和秘书长郑胜国同志陪同下,去李白烈士

  故居纪念馆参观拜访,受到了市文化局新老领导同志的接待,并与纪念馆同志及烈士李白之子李恒胜一起座谈缅怀烈士。我到烈士生前工作的小阁楼上用置于台面上的电键打出了三个“V”字的电码以表示我这个后辈战友对他的纪念,我向烈士塑像献上一束白菊以表达对这位前辈战友的敬仰。(苏采青)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