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印“歼敌者”入列倒计时 曾靠租借开启核潜时代

2014年02月13日 15:49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初,印度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开始海试。印度海军消息称,“歼敌者”号在海试时将试射印度国产的K-15潜射型武器系统。军事专家表示,如果“歼敌者”号能顺利完成海试,印度海军的水下力量将得到极大的增强。印度海军的一系列新动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靠租借开启核潜时代

  事实上,印度一直试图建设“决定性”的水下作战力量。早在2004年1月,印度就与俄罗斯联邦工业局签订协议,由印度资助一艘处于停工状态的俄制“阿库拉-Ⅱ”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建造工作,待完工后,印度租借该艇10年。

  在印度注入资金后,潜艇建造工作重新开始。然而,2008年11月8日,该艇因灭火系统被违规打开,致使20人死亡,超过38人受伤,交货时间被延迟到2009年12月底。之后,这艘潜艇的工期又多次延长,直到2012年4月才正式入列印度海军,被命名为“查克拉-Ⅱ”号。

  虽然建造工程数次延期让印度海军不满,但也在客观上为“查克拉-Ⅱ”号的改装提供了机会。据透露,“查克拉-Ⅱ”号的改装范围非常大,包括声呐和液压装置在内的所有主要系统都经过了现代化改造,还装备了新一代的武器装备。

  完工后的“查克拉-Ⅱ”号核潜艇排水量12770吨,由1台190兆瓦的OK-650M水冷反应堆提供动力,最大航速33节,最大潜深600米,海上自持力100天,额定乘员73人,配备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

  根据俄印两国的租借合同,“查克拉-Ⅱ”号核潜艇的租期为10年,租金9亿美元。另外,印度海军还需向俄方支付每年5000万美元的技术支持保障费。租借到期后,印度海军可续租,也可直接购买该潜艇或将其归还俄罗斯。

  舶来品解决多项难题

  关于花费高昂代价租借俄制“查克拉-Ⅱ”号核潜艇是否合算的讨论在印度一度颇为热闹,不过,专家表示,对于印度海军来说,“查克拉-Ⅱ”号的确解决了许多难题。

  首先,租借“查克拉-Ⅱ”号最直接的好处是,印度可以获得一批有经验的核潜艇官兵,同时建立核潜艇的必要维护设施,为印度设计建造国产核潜艇提供技术印证。

  其次,虽然印度海军高官常常将“歼敌者”号称为“印度三位一体式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艇其实只是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即便配备弹道导弹,也只能配备射程700千米的K-15短程导弹。因此,印度一度希望将射程300千米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移植”到潜艇上。只是,“布拉莫斯”导弹太大,必须通过重型鱼雷发射管才有可能发射。“查克拉-Ⅱ”号配备的650毫米重型鱼雷发射管可以成为试验平台。

  最后,“查克拉-Ⅱ”号的入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印度海军潜艇部队老化产生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上世纪80年代时,印度海军一度拥有21艘潜艇。到了2010年底,印度海军拥有的潜艇数量下降到14艘,五年内还有2艘老旧潜艇会退役。印度总审计长2010年9月做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后,印度海军将有63%的潜艇超期服役。2011年1月初,一名前印度海军将领曾生气地指出:印度海军潜艇部队的前景十分黯淡。即便推迟现有潜艇退役,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歼敌者”仍是验证艇?

  如今,印度花费近20年研制的国产“歼敌者”号核潜艇开始进行最终阶段海试,印度海军对该艇能否通过海试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印海军认为从目前来看,“歼敌者”号核潜艇所涉及的全部技术难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该艇将会很快通过最终阶段的海上验收试验。

  有印度海军官员表示,印度长期以来在核力量的投送方面仅有“烈火”弹道导弹和飞机投掷两种方式,一旦“歼敌者”号核潜艇入役,印度将会拥有第三种更加可靠、威慑能力更强的核力量投送方式。而这也标志着印度将会正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中国之后的第六个完全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军事强国。

  不过,也有军事分析人员指出,“歼敌者”号仍只是一艘技术验证艇,为印度今后建造技术更成熟的核潜艇提供方案验证。印度后续建造的核潜艇才能让印度获得意义重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能力。有消息称,“歼敌者”号仅是印度核潜艇计划的一小部分。印度正计划建造3-5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预计可在未来10-12年内全部服役。(刘江平)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