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军报载文称要推动强军目标在院校深入落实

2014年02月28日 09:5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强军目标要求,着力在深化、具体化上下功夫,把强军目标贯穿到学校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学习领会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就要坚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紧密结合院校实际,做好深入落实的大文章。

  破除思想障碍,牢固确立与强军目标相适应的办学理念。军队院校深入落实强军目标,首先要突破认识误区和惯性思维,在办学理念上实现重大转变。一是确立“姓军为战”的办学定位。军队院校有特殊规定性,本质上“姓军”,职能上“为战”,要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遵循军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使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姓军为战”的本质要求。二是强化“先行牵引”的使命担当。适应部队需要、跟踪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步伐,一直是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推动强军目标在院校深入落实,就要增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以深入的理论研究引领强军实践,以超前的人才培养带动兴军引擎,以创新的战法成果牵引部队作战训练。三是坚持“供需衔接”的育人指向。当前院校教育教学中,学用不一致、供需不对路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院校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关键要坚持“供需衔接”的育人导向,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未来作战和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人才需求。

  深化教学改革,把人才培养聚焦到堪当强军重任要求上来。培养人才是院校的基本职能。要深入研究现代军事教育特点和规律,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培养造就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一要强基铸魂,深化创新理论武装。人才培育,首先要解决为谁打仗、听谁指挥的问题,这就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厚植信仰根基。要持续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习主席系列讲话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教育引导学员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二要靠拢部队,突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军事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着眼军事斗争准备深化拓展和学员岗位任职需求,构建融作战训练、部队管理、政治工作等于一体的课程架构,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按照打仗要求设计特色化的培训目标,全面创新教学模式。三要着眼未来,注重前瞻性教学。以前瞻思路筹划实施教学建设与改革,用超前思维搞好教学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确保军事人才培养在目标定位上的高起点,在素质能力上的高标准,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强化创新驱动,以高质量科研成果引领强军目标向实践转化。院校深入落实强军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科研创新优势,实现科研成果向部队战斗力生成和学员能力素质提升转化。要用作战设计主导实践转化: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空前复杂,院校应发挥自身科研优势,为深化细化作战任务提供理论支持,为我军基本作战思想发展发挥引领作用,为推进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加速转变做出积极贡献。要用科研新成果支撑实践转化:不断强化科研为战斗力服务、为部队建设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及时了解动态跟踪部队作战训练的紧迫课题,确保科研成果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发展要求。要用实证科研促进实践转化:充分发挥院校人才与技术优势,深度开发支持对抗训练和作战实验的仿真系统,以预实验手段论证作战概念,推演作战方法,检讨作战决策,积累作战数据,从而推动战法创新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

  切实转变作风,努力创造有利于强军目标全面落实的良好环境。实现强军目标,作风优良是保证。院校必须把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抓紧抓好。一靠常抓不懈的学习教育。坚持把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改进作风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必修课程,着力在提高认识、联系实际和推动工作上求深入,以学习教育成效确保转变作风实效。二靠以上率下的领导示范。院校是知识分子集聚地、思想理论集散地,这对领导干部自身形象提出更高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廉洁从政一系列规定,坚持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三靠较真碰硬的严明纪律。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落实制度规定、照章办事的问题上,坚持一个标准贯到底、一把尺子量长短,并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通过严格问责,“问”出敬畏感,“问”出精气神,“问”出责任心。

  (作者单位: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张志辉)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