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二炮某旅技术主任:干技术员的活 想司令员的事

2014年02月28日 11: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点火!”一声惊雷,大地震颤。某新型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直刺苍穹。

  此次演练,按下发射按钮的是一名入伍刚满一年的新战士。新兵下连就能进行实装操作,不动实装实弹就能组织导弹发射训练,推动第二炮兵某旅实现这一重大变革的就是该旅技术室主任陈学东。

  数年前,新型导弹列装该旅。因模拟训练器材只有一套,在操作训练中,只能是一个营“练”,多个营“看”。部队领导着急!首长机关着急!

  那段时间,陈学东天天跑阵地、进发射场,通宵达旦待在办公室里,画过的图纸摞了两米高,历经数十次试验、调试,终于研发成功能完全代替实弹的导弹技术训练等效装置。半年后,导弹发射训练等效装置也问世。

  第二炮兵机关专门为此召开一次评审会,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评价:该成果使第二炮兵训练手段发生了新的飞跃,训练效益成倍增长。

  陈学东的科研成果远不止这些,在基层技术岗位工作20多年,他熟练掌握新型导弹21个专业和300多个测试项目,取得32项科研成果,其中3项被第二炮兵部队推广。去年年底,陈学东光荣当选第二炮兵“十大砺剑尖兵”。

  经历“迷雾重重”,换来“柳暗花明”

  偌大的会议室里,多位将军的目光都盯着大屏幕,凝神静气地期盼着某新型导弹又一项“新战标”诞生。

  “太好了!太好了!”一位将军抬起手臂,看了看表兴奋地说,“这正是我们多年孜孜以求的啊!”

  演练结果显示,该型导弹武器全部平台连续测试时间缩短近一半,单发导弹测试时间缩短60%。在场所有人都向这一科研项目的牵头人陈学东投去敬佩的目光。

  导弹平台系统好比导弹的心脏,给平台系统测试程序进行优化难度很大。在不少科研院所攻关屡屡“碰壁”的情况下,陈学东主动提出开展导弹平台系统单发测试、连续测试程序优化的想法。

  程序优化需要总体分析论证、全面熟悉导弹技术和战标等,这对于陈学东来说,相当于一次冒险的“跨界”。

  那年初冬,塞外风霜如刀。为了收集第一手数据,陈学东三上高原,走进发射场跟班跟训,查阅数据,检验导弹操作流程,反复优化测试方案。多少次“绞尽脑汁”,又经历多少次“迷雾重重”,最后换来“柳暗花明”。

  成功之后,第二炮兵一位首长握着陈学东的手欣喜地说:“你们为战略导弹部队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会记住你们的!”

  如今,该制导系统平台测试项目流程优化,已被第二炮兵同型号部队推广,使新型“撒手锏”武器反应更敏捷、出手更迅速、“剑法”更精良。

  有人给陈学东算了一笔账,他扎根深山25年,一共完成了69项重大演训和科研任务,“干的是技术员的活儿,可干成的都是司令员关注的事”。

  既能当“专家”,也能当“杂家”

  某型武器装备定型会上,专家云集。陈学东作为作战部队唯一的代表,被请去参加会议。

  会议开始不久,陈学东发现产品存在消耗备件不足、人为拔高装备性能等问题。

  面对在场的数十位权威专家,他毫不顾及会议主办方的面子,掰着手指头,慢条斯理地一口气说出8个“不适应”。

  一场带有庆功性质的定型会,被他几句话给搅“黄”了。虽然陈学东不给“面子”,遇到这类会议人们还都爱请他这个“部队代表”。

  懂技术、敢负责、不盲从……这是一些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对陈学东的评价,就连航天科技集团资深院士,也称赞他为“不是专家的专家”。

  在第二炮兵某旅的创新成果展上,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大多数成果都是由陈学东领衔攻关的。

  他牵头完成旅指挥信息化系统开发,将五大系统高度集成,实现网上实时同步指挥、信息互通、战斗力无缝链接。

  他负责的阵地自动监控系统研制成功后,足不出户就能对导弹阵地实时管控。

  官兵们说他:“既能当‘专家’,也能当‘杂家’。专家干的活儿,他干成了;修理工干的活儿,他也干得很漂亮。”

  一次,某技术阵地航吊一度“罢工”,如果返厂维修将耗资巨大。

  训练单位找到陈学东,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换上工装,亲自爬到近10米高的航吊塔架上高空作业,仅花了1000多元就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帮博士干成事,让战士长本事

  陈学东所在的技术室,是个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斗室”,但这里却成了培育良才的“大熔炉”。

  他的手下有两个博士、3个硕士、还有众多本科生,可是人人都把只有大专学历的陈学东当作老师,就连副旅长李怀胜也称他为师傅。

  博士王超,是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导弹专业的高才生,专业素质过硬,但实践能力有所欠缺,来到技术室后曾一度压力很大。

  “重大任务优先安排,重点工作提前介入,重要科研尽早参与。”陈学东给王超量身打造能力“升级计划”,让他领衔攻关科研课题,参与实弹发射任务,派他到科研院所跟岗学习。

  王超果然不负重托,毕业两年完成十多项重大任务。如今,已成为旅里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帮博士干成事,让战士长本事。”这是官兵们对陈学东的评价。

  三级军士长于振川,如今是第二炮兵响当当的“排障王”。前些年,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修理工。来到技术室学习后,陈学东有意识给于振川派任务、压担子。

  在一次演练中,装备突然发生故障,抢修十万火急。陈学东看了现场后已是心里有数,就指导于振川一步一步去维修。

  经过多次重大任务历练,于振川逐步成长为精通多型导弹装备修理的“技术大拿”,圆满完成10多次装备保障抢修任务,两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蔡瑞金 吴天喜 张凯)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