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克里米亚局势:俄军以压促变 最可能与乌冲突

2014年03月14日 10:14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参与互动(0)


  随着乌克兰危机向克里米亚半岛的蔓延,该地区的整个形势开始发生逆转。位于地缘政治夹缝中的克里米亚半岛,正在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角斗场和军事对峙的新战场。从目前相关方假借军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剑拔弩张但又引而不发的情形来看,俄、美、欧、乌都在以复杂的心态等待着克里米亚全民公投的结果,并做好了于己不利时威胁动武和实际动武的准备。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3月6日通过决议,决定3月16日就该共和国地位举行全民公投:一是自愿并入俄罗斯;二是按照1992年宪法留在乌克兰。由于该地区俄语居民居多,预计赞成并入俄罗斯的人将占上风。
  克里米亚自17世纪以来就是欧洲各国的必争之地。围绕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英国、法国、土耳其、奥地利、俄国都曾被卷入长期战争。用武力手段解决克里米亚问题的历史似乎让现代的竞争者们一上来便不假思索地想到了诉诸武力。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阿克肖诺夫请求俄“协助维护克里米亚境内的和平与安宁”之后,俄总统普京根据《宪法》向联邦委员会提出了“在乌克兰境内动用俄联邦武装力量,直到该国社会及政治形势恢复正常化”的议案,并获批准。尽管俄总统新闻发言人表示,“提议通过并不意味着马上动武”,但俄向克里米亚派兵及其所产生的威慑效应已然开始发酵。西方对此作出强烈反应,美国不仅向俄发出通牒——“如果俄在克里米亚或乌克兰其他地区持续军事升级及挑衅,或采取措施吞并克里米亚,美俄间任何可能的外交空间将被关闭”,而且也开始向黑海水域派遣包括“乔治·布什”号核动力航母在内的多艘舰艇,从而使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当前,欧美争夺乌克兰的目的是想密切与乌的经济联系,然后再带动其国家实现整体转型,并最终彻底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和影响,挤压俄战略空间,扼住俄西部出海咽喉;俄则从传统地缘安全战略出发,视乌为其抵御西方威胁的最后一道屏障,视黑海为俄进入地中海乃至更远地区的唯一门户。显然,俄及欧美都将乌克兰作为自己棋盘上的一枚重要棋子。在这种情况下,假如3月16日的公投结果是克里米亚公民同意并入俄罗斯,欧、美决不会坐视不管,乌现政权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克里米亚从乌克兰分裂出去的现实。届时,俄与乌克兰乃至欧美之间的对抗将不可避免,在极端情况下,俄乌之间甚至不排除武装对抗的可能性。不过,就俄美之间来看,双方发生正面冲突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俄美之间一旦爆发冲突,就有可能升级为一场大规模战争。鉴于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性后果,任何大国领导人和负责任的战略家,都不会轻启大战的战端。
  就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爆发的是俄乌之间的冲突,而由于两国兵力对比悬殊,实际上这场冲突的结局已几无悬念。众所周知,冷战时期苏联曾在克里米亚建有庞大的黑海舰队和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设施。黑海舰队拥有包括6.5万吨级“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内的300多艘大型舰船,而且其中大部分具备核作战能力。苏联解体后,俄黑海舰队继承了大部分苏军遗产,在克里米亚以租借的形式保留了塞瓦斯托波尔、费奥多西亚、尼古拉耶夫3个海军基地,还有4个岸防部队基地的机场、约50艘作战舰艇、1.6万人。除此之外,在本次危机过程中,俄还从本土派出了大量兵力和武器装备进入克里米亚,对乌克兰临时政府和欧美构成了严重的军事威慑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由此可以看出,俄在处理克里米亚问题上的战略意图并非想与乌真正开战,只是想通过军事威慑,以压促变,使克里米亚实现高度自治或以南奥塞梯模式走独立之路,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俄在黑海方向的出海口问题。然而,欧、美、乌决不会轻易放弃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权,基于此,欧、美、乌与俄之间的斗争将长期化、复杂化,而且会由地缘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扩大到经济合作乃至核裁军等领域。(于淑杰)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