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析乌克兰博弈:俄力保帝国文明最核心地区

2014年03月18日 15:53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2月18日晚,基辅街头的流血事件再次将乌克兰推向了世界关注的中心。欧盟将矛头直指俄罗斯,认为其是导致乌克兰变卦的最主要原因。

  面对欧盟的指责俄罗斯方面自然是极力反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的确向乌克兰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早在2013年7月,俄乌之间就出现了一系列贸易摩擦,俄乌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开始不断较量。随后普京在视察顿河畔罗斯托夫时明确表示,如果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以俄罗斯为首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将被迫采取保护性措施。据统计,2013年1~9月乌克兰对俄罗斯出口额为114亿美元,同比降低13.4%。相对经济更为强大的俄罗斯,显然乌克兰受到的贸易冲击更为严重。此外俄罗斯还大打能源牌,俄乌斗气更是伤了双方和气。而在乌克兰暂停签署联系国协定后不到一个月,在2013年12月17日,俄罗斯便与乌克兰达成协议,愿意向其提供15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并降低天然气出口价格。此协议一经宣布更加激怒了乌克兰的反对派人士,在他们看来这一系列举动标志着亚努科维奇总统放弃了与欧盟继续发展的良机,转而投入旧主——俄罗斯的怀抱。

  历史恩怨

  提起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历史关系,恩怨情仇纠结其中。大约从14至15世纪起,当乌克兰人开始作为一个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独立民族共同体出现后,乌克兰就遭到蒙古鞑靼人、日耳曼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从14世纪开始,乌克兰处于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等国的统治之下。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不满波兰贵族的压迫,领导哥萨克起义,向俄罗斯求援并与俄国结成联盟。当俄罗斯接管乌克兰时,曾允诺保障其政治、经济及信仰不受干涉的权利。由于俄方未信守承诺,乌克兰则与立陶宛、波兰共组邦联,并争取瑞典承认。俄国彼得大帝击败瑞典后,结束乌克兰自主权,在基辅设“小俄罗斯院”统治乌克兰。此后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小俄罗斯遂构成帝俄的主体。1667年,俄波两国为解决长期纷争,瓜分乌克兰。俄得东岸、波得西岸。18世纪90年代,西乌克兰再次归并俄罗斯。1920年俄国内战期间,波兰与俄国再度瓜分乌克兰。1939年德苏签订条约,俄国取得波兰所占据之乌克兰,并划分该区分别属于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乌克兰被德国军队占领,1944年重新回到苏联。直到1991年,乌克兰宣布独立,持续几百年的被控制状态才宣告结束。

  重要地位

  1945年以后,苏联在战争废墟上重建,乌克兰是重建重点。由此,乌克兰成为苏联的主要工业基地之一。从地区看,乌克兰的工业主要分布在3个地区:以顿涅茨——第聂伯河流域为主的东南部地区。该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化工、石油化工、建材业,以及食品工业;包括文尼察、沃伦、外喀尔巴阡等州的西南部地区,该地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采矿、建材、仪表制造、食品加工等;南部地区,该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工业和轻工业。从部门来看,主要有机器制造、黑色冶金、采矿、燃料动力、化工以及食品工业。从结构看,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占乌克兰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军事工业,苏联时期乌克兰的军事工业企业多达3594家,职工300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企业就有700家,职工140多万,生产门类涵盖火箭、大型运输机、军用舰艇、装甲车辆等陆海空各种装备,而且其大部分产品性能还居于世界前列甚至是顶尖水平。

  以南方机械制造厂为代表的乌克兰航天工业,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接参与领导了苏联第一枚制导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和第一个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并在后来为苏联设计制造了半数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数种型号的运载火箭。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三分之一的航天工业,从业人数一度高达20万人。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的南方机械制造厂现今依然是乌航天工业最大的生产企业。该企业研制生产的SS-18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导弹。

  乌克兰的航空工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它拥有飞机机体、飞机发动机、机载设备、飞机修理等40多家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 如安东诺夫航空科研生产联合体、马达-西奇股份有限公司、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等,都是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世界知名企业。 

  乌克兰地处东欧大平原,地势平坦,农业用地约425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并且分布在平均海拔为175米的平原上。全世界23%的黑土地分布在乌克兰境内,土壤肥沃,生产条件极其优越。据世界银行1998年的资料,乌克兰的耕地为3340.3万公顷,利用率占99.5%;草场面积为216万公顷,利用率占93.7%;牧场为476.2万公顷,利用率占93.2%。总之,乌克兰在发展农牧渔业方面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1991年之前,乌克兰是整个苏联的“面包篮子”。在很长一段时期,乌克兰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吨左右,粮食产量在世界排名前10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因此,它是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粮食及其他农业产品的主要供应者。1985~1990年的5年期间,从乌克兰调拨到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农产品总值,每年都超过乌克兰从相应地区调进总值的4倍以上。在原苏联,20%多的面粉、55%的植物油、44%的猪肉、83%的食糖均是由乌克兰提供的。

  俄乌矛盾的引发点

  克里米亚又称克里木,是位于苏联欧洲部分南部、黑海北部海岸上的一个半岛。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目前是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首府辛菲罗波尔。克里米亚半岛属地中海气候,这里风景壮丽优美,气候温暖潮湿,曾是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半岛名城雅尔塔曾是苏美英三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的地方。

  从18世纪中期以来的历史看,克里米亚一直隶属俄罗斯,是俄罗斯帝国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为夺取它所付出的代价可谓不小。为了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沙俄17世纪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19世纪中叶,这里爆发了以俄罗斯为一方、英国、法国、土耳其皮埃蒙特和奥地利为另一方的漫长而艰苦的“克里米亚战争”。

  1783年,俄国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自己的版图,并入俄国的克里米亚隶属塔夫里达州管辖。1918年,塔夫里达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成为俄罗斯联邦的成员。1921年,又成立了隶属俄罗斯联邦的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二战后,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以克里米亚鞑靼人在战争中同德国纳粹合作为借口,将鞑靼族整体迁往中亚等地,自治共和国也改为克里米亚州。1954年,为庆祝乌克兰的哥萨克人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开始与俄国“结盟”300周年,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

  除了历史渊源让俄罗斯人对克里米亚难以割舍外,克里米亚的军事、经济地位以及俄罗斯族人占主体的事实也决定了俄罗斯人难以轻易真正从心理接受“乌克兰的克里米亚”这一事实。

  克里米亚历来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战略要塞,是俄罗斯确保南部安全的重要地区。以此为依托,苏联曾建立了庞大的黑海舰队和许多战略设施。目前,俄海军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拥有塞瓦斯托波尔、费奥多西亚、尼古拉耶夫三个海军基地,还有4个岸防部队基地的机场。一旦彻底失去克里米亚,黑海舰队基地也早晚不保。对于海军来说,失去基地就是失去了基础,等待“帝国前哨”黑海舰队的命运只能是消亡。

  目前在克里米亚半岛居住着三个民族: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鞑靼族,分别占68%、24%和8%。由于乌克兰政府规定乌克兰语为唯一官方语言,引起了俄语居民的不满,也为部分俄罗斯人希望以对克里米亚行使管辖权来维护俄族利益提供了“民意基础”。

  各方角力

  经过解体后10年左右阵痛期,俄罗斯希望回到原来的经济与安全一体化的状态。乌克兰在独立后,对于以俄罗斯为主的一体化一直存有戒心。对于俄罗斯主导的俄白哈关税同盟乌方并不急着加入,只是以事实上的观察员身份参加了这一同盟。

  在西部,北约和欧盟经过东扩已经达到了乌克兰的边疆。乌克兰和欧盟有着很强的经贸联系。乌克兰此前的领导人尤先科积极向西靠拢,谋求加入北约,在2005年的时候向欧盟提交了加入欧盟自贸区的申请,而继任总统亚努科维奇虽然也积极和欧盟加强联系,继续推进和欧盟一体化相关谈判,却明确拒绝加入。向西靠拢,向东要价,不失为一种讨价还价,获得更大战略资本的手段。

  这种局面是俄罗斯不能容忍的。乌克兰作为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经济、军事大国实力不容小觑,再加上其广袤的国土面积与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更是俄罗斯所不可或缺的,就如布热津斯基所言:“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帝国。少了乌克兰的俄罗斯仍可争取帝国地位,但所建立的将基本是个亚洲帝国。”俄罗斯必然采取措施,阻止乌克兰的继续离心倾向,结果就是出现了本文开篇描述的局面。

  乌克兰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光是处于俄罗斯与欧洲的结合部,而且,这个结合部又与众不同——这里指的是,乌克兰是既处于前苏联疆域西端的最接近于西欧的部位,但同时又是作为俄罗斯帝国文明缘起的最直接、最核心的地块。因此,来自于东方和西方的外部力量对于乌克兰局势的干预自然会大大地超过其他地缘政治条件下的国家内部治理。特别是象目前这几个月来乌国内尖锐对峙的内部状态,不可避免地会被深深地打上外部干预的痕迹。乌克兰追求的政治、经济独立,或许最终只是个美好的梦想。(逸文)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