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三军医大学36个学科构建战场救护新体系

2014年04月22日 09:22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这款单兵急救包既可以起到包扎、固定、止血、通气等作用,还兼具抗感染功能……”昨天上午,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刘良明来到驻渝某部训练场,向官兵讲解新型救护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至此,该大学研制的23种战伤急救器材全部落户部队。

  着眼适应现代卫勤战略转型,该校加速创建由特种医学、联勤军事医学、野战卫生装备与军事生物医学工程等36个学科构成的军事医学科研新体系,形成了从三防、常规武器到新概念武器损伤救治与防护,覆盖陆、海、空、第二炮兵各军兵种完整配套的军事医学科研整体格局;建成了“全军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和“战创伤防治协同创新”两大科研中心;对接国防和军队重大科研任务,成功申报了全国战创伤领域第一个国家973项目,与国际同步开展了新型常规武器和新概念武器的损伤防护与救治研究,先后有5项军事医学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完成大项目的同时,他们加快推动军事医学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推进高原医学上高原、热带医学下海岛、二炮医学进阵地。他们先后制定了“战伤分类及判断准则”等26项国家军用标准,牵头研制了“两栖装甲救护车”和“专用卫生列车”,研制的“扫雷防护装具”列装部队,并被联合国指定为维和扫雷行动装备,出口到26个国家和地区。

  据校长罗长坤介绍:“作为我国我军的战创伤医学中心,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从战伤救治理论、救治技术,到救治标准和急救装备于一体的战场防护与救治体系。”(张远军、胡红升)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