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有力行动不可缺

2014年05月28日 10:1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人们相信自己的眼睛,胜过相信自己的耳朵;相信他人的行动,胜于相信他人的言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感召力,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有力的行动。

  解放战争时期,385旅某团二连是个参加过长征的先进连队。1944年,总政治部对这个连队作过一个调查,认为这个连队各方面工作做得好,原因之一是连队干部以身作则。指导员袁美富的口才不好,讲话也不漂亮,但每次都能解决问题。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行动有力比那种“插着手站在一旁高喊‘加油呀’‘努力呀’,作用大得多。那种只喊不做的政治工作是蹩脚的政治工作,是没有力量的,是脱离群众的”。

  “一盎司的行动胜过一吨重的语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说,但比说更重要的是做。群众最讲实际,不光听说得怎么样,还要看做得好不好。言出行随、言行一致,则信;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则不信甚至会被嗤之以鼻。早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把“行”称为“实际宣言”。那时,每个党员不光用语言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而且用具体行动践行这些主张和信仰,从而产生了“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巨大力量。

  “打一仗让我们认识一个人,修水战斗使我们了解了黄克诚。”这是彭老总对黄克诚的评价。不过,攻打修水的战斗结束后,他又叮嘱黄克诚:“下次作战不许再挥大刀往前冲,那么大一副眼镜片子,一看就是个官,容易遭枪子儿。”

  就像彭老总所说的,革命战争年代,谁是党员谁是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党员干部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的模范行动,宣传群众、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凝聚群众,从而使党的路线为广大群众所乐于接受、自觉贯彻。

  现在,思想教育中有一种“老不信”现象,不管怎么说,就是没人信。“老不信”现象,如同“塔西坨陷阱”,说明当一个人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样的言论,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因此,无论是讲理想信念,还是讲科学理论,首要的不是“讲”而是“行”,行动是最好的宣传,最好的宣传就是践行。只有用行动建立起信任之塔,才能使自己所“言”取得群众所“信”,引领官兵之“行”。

  列宁曾指出,局限于“言”而不“行”,“就是毫无生机,就是死气沉沉,就是说教,甚至就是出卖革命和背叛革命”。的确,说而不行,就等于对自己的背叛。动人以言,不如动人以行。踏实的行动,永远强于那些华丽的言辞。(国防大学基本系 雷万军)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