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俄媒:中国航天发展速度全球第一 将成第二航天大国

2014年07月01日 16:24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据《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6月30日报道,原题:《封闭的太空》,俄罗斯自1994年开始研制的“安加拉”运载火箭迄今没有通过测试。俄航天领域很快被竞争对手超过的局面无法避免。

  原定于6月27日的“安加拉-1.2”火箭首次试射未能进行。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解释称,自动化系统在最后一刻“由于技术原因”制止了火箭发射。这样一来,原本应取代业已老化的“质子”系列火箭的新型火箭的测试阶段结束日期再次延迟。

  被视为未来俄运载火箭主力的“安加拉”集合了苏联解体后航天部门的所有优缺点。优点是,俄还有能力研发精密航天设备。缺点包括时间拖沓、效率低和花费高。

  报道称,向太空运送物资的商业市场是俄唯一保住领导地位的商业领域:约40%的俄罗斯火箭运载的都是外国的宇航员或卫星。然而,在整个航天经济领域,上述市场所占份额微不足道,只有1%(约20亿美元)。如今,随着新竞争对手的到来,我们或许连这个市场都会丢掉。

  报道称,今后几年,俄作为最大航天运载商的地位可能遭到挑战,因为美欧和中国正在研制新型火箭和飞船。俄“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裁维塔利·洛波塔指出,在美国启用“龙”号货运飞船之后,对俄“进步”号货运飞船的需求量降低了1/3。美国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一次可向太空运送53吨物资,每磅(约0.45千克)货物的运费仅为1500至2500美元。中国也研制出造价不算高昂的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并计划在2020年前将本国在商业火箭发射市场所占的份额提升至15%。

  再过三年,俄可能还会失去一个收入渠道:将美国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2013年,俄借此赚取3.35亿美元。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按照美国航天局与俄联邦航天署签订的价值7.53亿美元的合同,俄负责将12位美国宇航员送往空间站。但从2017年中期起,美国航天局计划弃用俄罗斯的服务,转而使用本国制造的载人飞船运送宇航员。

  俄航天科学院通讯院士尤里·卡拉什认为,中国很快就不仅能在火箭发射次数和商业运输领域超过俄罗斯,还将取代俄占据第二航天大国的地位。2011和2012年,中国的火箭发射次数不仅超过了欧洲,还超过了美国。2013年底,中国发射了月球车,它还计划到2020年送宇航员去月球,并建立自己的轨道空间站。就航天领域的发展速度而言,北京已是全球第一。

  报道称,俄运载火箭频出发射故障令人也无法乐观。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发射故障率达7%;而本世纪初,该指标为4%。如果说俄以高故障率闻名,那中国则是以低故障率著称。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在过去十年的故障率仅为1.8%。

  全球导航定位市场无疑是航天经济中赚钱最多的。行业翘楚非全球定位系统(GPS)莫属。目前,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拥有16颗卫星,已实现对亚太地区的全覆盖,并计划到2020年将卫星总量提升至35颗,完成全球定位系统的建设。中国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在2015年将本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扩张至370亿美元,据预测,2020年,中国相关市场的规模更将达到650亿美元。作为对比,倘若“格洛纳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合伙人亚历山大·古尔科的预测成为现实,到2020年,俄相关市场的总额有望接近100亿美元。

  据报道,尽管俄罗斯的太空营收“微薄”,国家支出在全球却堪称数一数二。目前,俄航天领域国家支出所占单位GDP的比例已高居全球第一:2013年,在每万美元GDP中,美国的太空支出为25美元、中国4美元,俄罗斯则高达47美元。

  在火箭航天工业领域,俄逾70%设备的使用期限已超过20年。航天领域的科研水平也一直低迷,有经合组织专利数据库的材料为证:2000-2008年期间,俄注册的航天专利仅占1%,而美国则高达50%。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