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后勤保障:生活所需为战斗力“刚需”让路(图)

2014年07月03日 10:08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后勤保障:生活所需为战斗力“刚需”让路(图)
题图:野战输油管线抢修消防演练 李冬艳摄

  ■引子

  后勤保障如何挺进现代战场?后勤资源如何像“血液”一样,运转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体系之内? 近年来,广州军区联勤部瞄准能打仗打胜仗,科学规范资源投量投向,确保资源保障向战斗力“锋刃”聚焦,取得明显效益。

  摸清明天的战场之“需”

  演练虽然成功落幕,一场深刻的观念反思却帷幕初启。

  去年冬天,岭南某地。广州军区联勤部一场实兵实装输油演练拉开帷幕:空中、水下不断出现油罐破损、管线中断等“险情”……演练官兵沉着应战、果断处置,百里钢铁油龙畅通无阻。

  演练刚一结束,一场“问题检讨会”随之登场:输油管线能否快速架设并延伸至海上临时码头?今天的油料补给模式,能否跟上部队明天的换装步伐?体系作战,资源保障如何实现体系支撑?

  针对少数官兵存在“后勤打仗在后方”的思想误区,广州军区联勤部领导教育官兵:“粮草先行”首先是思想先行,后勤保障也是打仗,如果不能摸清明天的战场之需,不能预见部队在作战行动可能遇到的保障难题,后勤建设就会偏离战场、迷失方向。

  讨论反思中,官兵们深刻认识到:未来信息化战争,后勤资源的配置,不能只停留在“野外搭几顶帐篷、搞几次野战救护、开展几顿野炊”等浅层次,必须用“体系的思维”和“信息化的头脑”,将后勤保障牵引进未来战场。

  思想引领未来。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联勤部明确提出了未来战争资源配置的“四大能力指标”——

  需求实时感知。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技术,依托后勤一体化指挥平台,实时采集处理战场数据,自动收集汇总部队战场需求信息。

  资源可视可控。全流程、全要素掌握保障物资和后勤力量的数量、质量、状态,将资源底数搞清楚。

  决心及时正确。依据作战决心、战场需求和保障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化生成资源配置方案,把“先保谁后保谁、多给谁少给谁”搞明白。

  配送精确定向。按照保障决心,合理选用运输方式和配送手段,快速准确地把资源投放到预定位置。

  今年年初,联勤部领导带队对军区作战部队保障能力和后勤保障资源进行调研,分类梳理出未来战场面临的油料、财务、卫生、军交等8个方面近百个重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修订完善作战后勤保障方案预案,解决未来战场的供需对接难题。

  规划今天的资源之“投”

  “五一”假期刚过,在刚刚竣工的某综合训练场,广州军区某旅一场对抗演练在“家门口”打响。这标志着该旅“借”地演训的历史正式终结。

  毗邻羊城,寸土寸金。一年前,围绕这一片空闲场地如何使用,有人说建公寓楼,改善官兵住宿条件;有人说建运动场,方便大家体育运动……

  “资源配置要瞄准打仗急需,生活所需必须为战斗力‘刚需’让路!”对此,军区联勤部营房部部长吕秉君态度坚决。如今,这块综合训练场上,留下的是纵横交错的装甲履带印迹。

  无独有偶。记者采访了解到,近期广州军区机关先后叫停了3个与打仗关系不大的工程项目,取而代之的是战斗力建设重点工程。

  观念转变推动创新发展。一个个新举措纷纷出台,一项项改革全面推进——

  建立完善适应作战行动需求的野营保障预案,实现指挥机构和各作战部队的无缝对接;配齐新组建部队、战略预备队和保障部(分)队野营装备,并组织人员对新型野营装备进行紧贴实战的科研创新,形成多方向野营保障储备格局;构建作战集团、作战基地、旅团三级野营保障力量,增强战时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整体保障功能。

  以战场之“需”决定资源之“投”,才能将资源保障向战斗力“锋刃”聚焦。去年以来,广州军区联勤部大力解决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偏向”问题,清理超标配车、停建楼堂馆所、减少行政性消耗和公务接待费用,先后卡住47个工程项目、暂缓引进百余台医疗设备、叫停35个与战斗力关系不大的科研攻关项目,确保各项工作向战斗力建设聚焦。

  记者获悉,两年多来,军区联勤部各级维持性经费实现“零增长”,一般业务性支出压减10%以上,行政消耗性开支压减20%以上。联勤部党委经过周密论证,将年度预算的87%以上投向打仗需求和基层建设,并规定年度奖励指标70%以上用于战备训练。

  资源投向打仗、力量聚焦打仗。他们完善战备设施,购置战备器材,先后建成驾驶、军械、卫勤等10余个训练场。前不久,沿海一座功能完备的训练基地顺利完成升级改造。他们还按照战场交通网络要求,完成了训练场周边军用公路、铁路军用专线等大修项目18项。

  开掘保障的战斗之“力”

  开掘保障的战斗之“力”,必须让“每一个铜板”都实现投向科学。

  采访中,军区联勤部财务部副部长陈鹤立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们推行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就像一个“大口袋”,把部队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资产活动的各个部位、经费支出的各个末端等全部装进去,实行“扎口”管控,并由此实行“预算一个盘子定、账户一个部门管、资金一个渠道供”。

  “大口袋”管出了大效益。这种保障资源的“集中归口、集中存储、集中统管”措施,实现了保障资源的“集中投向”。近年来,广州军区战场项目所需的经费和资源,几乎都是从“大口袋”里集中调剂出来的,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战斗力建设。

  平时集中“管”,战时方能集中“保”。他们着眼未来战场资源保障高度聚合的实际,大力建设与之匹配的集中保障机构和队伍:野战银行、野战加油站、野战医疗队……他们集中经费和资源,在某部建成“野战地面立体库房”,保障效益大幅提高。

  资源融合出保障力,更能服务战斗力。他们以担负全军区域一体化卫勤保障模式改革试点任务为契机,探索出野战医院与部队卫生部门“人员联训、技术联接、服务联动、信息联通”的联合保障模式。据统计,他们先后与200多个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挂钩帮带关系,安排100余名专业医生到部队代职,为基层培训500余名医疗卫生骨干,使野战医院和部队卫生部门融合成平战一致的“卫勤保障联合体”。

  保障资源取之于市场,更要用之于战场。联勤部规定,所有面向市场的医院,每年必须拿出30%以上的收益,投入到为兵服务和军事斗争准备上。武汉总医院建成数字化医院,每年节约成本数百万元,70%都投向了战场项目建设。

  此外,他们还探索军民融合式资源保障模式,大力开掘市场蕴藏的战时资源保障潜能。近年来,先后遴选300多家地方企业纳入“战时物资资源库”,并与重点供应商签订应急采购协议,为战时物资应急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严德勇 特约记者 周彦涛)

  沙场视点

  把“每一个铜板”花出最大军事效益

  ■广州军区联勤部财务部部长 张新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化的“粮草”,直接关乎现代战争的胜败。未来战争,不仅是火力、信息力的厮杀,也是保障力的比拼。谁多拥有一份雄厚的保障力,谁就拥有更多的战场胜算。

  保障力不是保障资源在数量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保障理念、保障方式和保障手段的综合较量。现代后勤资源如何配置使用,如何实现科学的投向和投量,未来战场需求是最直接的指挥棒。一言以蔽之,保障力必须像卫星一样,紧紧环绕着战斗力运转。

  资源保障向战斗力的“锋刃”聚焦,是后勤保障部门落实“能打仗、打胜仗”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时刻盯着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目标,后勤保障才不会使偏劲,资源投向才不会偏离正轨,才能让“每一个铜板”都服务战斗力、支撑战斗力、提升战斗力。

  把“每一个铜板”都花出最大军事效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也是挺进未来战场必须直面的重大考题。我们只有像“设计战争”一样来“设计后勤”,科学运用后勤资源,不断优化保障模式,为战斗力“加钢淬火”,才能实现保障有力,打赢未来战争。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