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红外成像技术让导弹拥有“火眼金睛”

2014年07月15日 09:22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评论:红外成像技术让导弹拥有“火眼金睛”
《简氏防务周刊》网站发布的中国红箭-12反坦克导弹图片。

  据报道,红箭-12使用了红外焦平面成像式自导头,配有非冷却式光电探测器。

  新华社军事评论员郑文浩对记者表示,红外成像技术,让导弹拥有了火眼金睛——无论雨雪交加,还是烟尘雾霾,完全不受光线影响的“透视眼”,看透暗夜中隐藏的秘密。这是射手们梦寐以求的一种能力。

  “红外焦平面成像技术,是一种可探测目标的红外辐射,并能通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郑文浩告诉记者,这种制导体制,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你扔红外干扰弹,对它一点没用,因为它会‘看’图像。而且,普通烟幕也没用,必须用全频谱的烟幕。”

  同时,红外焦平面成像制导的好处,还有隐蔽性能好、跟踪、制导精度高等,因此被极力推崇,尤其是应用于反坦克导弹和空空格斗导弹方面。

  有军情观察家认为,红箭-12是世界上第一种现役的非制冷式红外成像制导反坦克导弹。而“标枪”导弹采用的汞镉碲焦平面是制冷式的。

  “关键的是,达到同样性能,非制冷型焦平面的成本是制冷型的10%到1%。”郑文浩说,非制冷才适合大规模使用。

  “太空中卫星红外预警的制冷式焦平面的最大探测距离有几千公里,而非制冷焦平面仅为70公里。但是在陆地战场的,普通发现距离不过两三公里而已。”再考虑到成本的天壤之别,“制冷式”是奢侈品,而“非制冷”则有望卖出“白菜价”,像美军那样装备到班这一级别。(记者 屠晨昕)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