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抗日烈士白乙化:从学生领袖到常胜团长(图)

2014年07月31日 08:4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白乙化雕像。梁文杏摄

  “血沃幽燕”——白乙化烈士汉白玉纪念碑上的题词,苍劲有力,动人心魄。

  这里是北京密云县石城镇河北村,山峦叠翠、白河清澈。抬头眺望,岁月斑驳的长城楼台,诉说着不变的坚守。抗战时期,这里曾是日寇履次扫荡的地区。

  回忆抗战烽火,80多岁的村民郭俊丰老人说,当时白乙化率领十团战斗在白河两岸,立下赫赫战功,许多村民都亲切地把白乙化称为“小白龙”。

  除了作战英勇,白乙化率领的十团,还有一个鲜明特征:在这个团里,有70多名大学生干部。而团长白乙化本人,也是当时中国大学的毕业生。因此,肖克将军曾经把十团形象地称为“知识分子团”。

  70多年过去了,昔日烽火早已消散。然而,有关白乙化和“知识分子团”的故事,依然铭刻在人们心中。

  白乙化像《亮剑》里的赵刚

  三伏天,热浪袭人。笔者来到位于前门大街13号的二十九中学。这里曾是中国大学的旧址,也是白乙化的母校。

  始建于1913年的中国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宋教仁、黄兴分别为第一、二任校长。当年,以李大钊、李达等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先驱,曾在学校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出李兆麟、白乙化等一大批青年英才。

  校园静谧,树影婆娑。密云县党史办主任郭生河告诉笔者,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数千名北平大中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当时,作为学生领袖之一的白乙化,始终走在示威游行的最前列。”

  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书桌!“一二·九”运动之后,白乙化秘密转移到绥西垦区。在那里,他组织了由北平大中学生和东北流亡学生参加的“抗日先锋队”,后受训于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

  1939年初,王震亲手写下一封举荐信,收信人是冀热察抗日根据地负责人肖克。王震在信中说:“我这里有200多名平津流亡青年学生……有不少是共产党员。他们年轻,有文化知识,领会党的政策快,会做群众工作,为首的叫白乙化,曾在东北‘讲武堂’学过军事。”肖克阅信后立即回复:“欢迎白乙化率‘抗日先锋队’来平西!”

  回忆起“白乙化”“十团”,当年曾与白乙化并肩作战的百岁老人焦若愚,一下子来了精神。他介绍说,1939年3月,“抗日先锋队”来到平西,与工农武装“冀东人民抗日联军”共同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后改编为十团,赴平北开辟根据地。

  焦若愚老人回忆说,这是一支以大、中学生和党员为骨干的部队,主要领导都是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大学生地下党员。其中司令员王仲华、副司令员白乙化、教导员王波、政治部主任朱其文、副主任吴涛,皆为中国大学同窗校友,参谋长王亢是东北大学南校学生。

  “他们大部分家境优越,像吴涛上大学时,家里每年提供800块大洋作为生活费,白乙化家境也很不错。”郭生河说,“在民族危难之际,这些青年学子都义无反顾,选择走上抗日道路。”

  吴白雪是吴涛的女儿,她告诉笔者,自己曾经问父亲,当时为什么要选择留在日寇扫荡最激烈的冀热察根据地,“父亲告诉我,他是党员,是年轻人,就要在最前线狠狠打鬼子!”

  一句诺言,让这群年轻人把青春和热血抛洒在了这方热土之上。今天,当笔者怀着崇敬之心,走进白乙化烈士纪念馆时,看见了驳壳枪、钢笔等烈士遗物,这是他当年最珍爱的东西。“这群大学生干部有着鲜明的特点。”吴白雪说,“他们性格活泼开朗,尤其喜爱体育运动。白乙化一米八的大个子,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我父亲同为大学校队主力。”

  “他们有文化,讲起话来感染力强。父亲告诉我,在战斗之余,白乙化还经常为大家朗诵高尔基的《海燕》。”吴白雪说,“白乙化就像《亮剑》里的赵刚。”

  知识分子挑大梁打胜仗

  北京空军总医院,王满华陪护着重症在床的亲人。虽生活多考验,可她依旧坚强豁达。“这是多年军旅生涯磨练的缘故,也是继承了我父亲王亢不惧困难的性格。”王满华说,“父亲告诉我,当年,那些年轻人没有一个怕死的。打起鬼子来,都敢拼敢冲,而且有勇有谋。”

  初到根据地时,虽然白乙化等人文化素质出众,但也有一些人充满担忧:这些学生娃能否带领部队冲锋陷阵打鬼子?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郭生河说,“当年,白乙化把部队拉到马兰村,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士气极为高涨。不久后,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

  据当地军事志记载,1939年6月18日,300余名日寇从沿河城出发,意欲一举消灭白乙化所在部队。面对这支骄横的日军,白乙化和战友们立下誓言,要给予日寇狠狠打击。

  在白乙化的布置下,三大队抢占沿河城东北山上的有利地形,一大队在马兰村隐蔽待命。待日军钻进伏击圈,白乙化一声枪响,敌我双方激战起来。

  在战斗中,白乙化发现日寇采用旗语指挥后,迅速举枪打掉日寇的旗语兵,敌人顿时陷入混乱。紧接着,白乙化带领部队冲锋,与日寇拼起刺刀。王满华说,父亲告诉她,在那场肉搏战中,大学生干部带头冲杀,表现英勇。受此鼓舞,战士们一往无前、拼命杀敌。

  战斗进行中,白乙化让一中队排长刘吉福率部奇袭日寇的后勤辎重,夺取了一批弹药、粮食等补充到前线。指挥被打乱,后勤供应又被切断,日寇仓皇而逃。

  “我们初出茅庐,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军民,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知识分子挑大梁打胜仗!’”王亢在回忆录中流露出满腔的骄傲与自豪。

  “当年的作战细节,父辈一直都记得十分清楚。这些‘秀才’善于总结,在抗战中成长很快。”吴白雪说,当时,聂荣臻、肖克都十分欣赏这些大学生干部。

  团长牺牲前最后的话:“冲锋!”

  北京门头沟斋堂镇马兰村,一处建于清代的三进四合院,便是当年十团团部旧址。

  笔者来到这里时,木门“吱呀”一响,陈设如旧,时光凝固。1939年底,白乙化所在部队被改编为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十团,他和战友们也在这里进行了多场战斗规划。

  “把最难的任务交给十团!”肖克发出军令!1940年4月,十团奉命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情报、作战、兵员补给、伤员安置、衣食住行等都要靠自己解决。

  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意义非凡。它既是平西向冀东、热河开拓的前进阵地,也是平西与冀东的交通支点,对于我军保持与东北方向的顺畅联系,作用非常关键。

  由于日寇扫荡,根据地补给困难。虽然粮食匮乏,但紧紧腰带,还要和鬼子拼命!有一次实在没办法,白乙化下令把心爱的战马杀了。王满华说:“父亲告诉我,尽管环境艰苦,但团长白乙化立下军令状:生不离平北,死不回平西!”

  经过月余努力,十团正式成立了以密云西部山区为中心的平北丰滦密联合县。

  面对艰难考验,白乙化率领的十团,常常出奇制胜。1940年入夏以后,十团连续出击平谷路、攻克小营火车站、奇袭九松山据点、火烧程各庄大桥……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给日寇和伪军以沉重打击。

  日寇恼羞成怒,疯狂残酷的大“扫荡”随之而来。1940年9月11日起,4000余名日伪军发动了对丰滦密根据地为期78天的大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十团。面对强敌,十团采取避强击弱、内外线结合的反扫荡方针,经大小37次战斗,有力地抗击了日伪军,迫使敌人停止扫荡,分途撤兵。“当时,长城以北都被伪满政权控制。”郭生河说,“十团转战于长城内外的高山峻岭之间,堪称奋战在抗日的最前线!”

  大扫荡没能使十团退缩,他们挺过了最黑暗的时刻!反扫荡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丰滦密人民的抗战信心,当地青壮年踊跃参军。县史记载,到1940年底,十团人数由1100余人增加到1700多人。

  “是共产党员的站到最前面来!”这是在执行任务前,吴涛常说的一句话。正是靠着这样一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使得十团如同顽强的荆棘,烧不尽、割不断。在他们的努力下,抗日的种子撒遍丰滦密大地!

  正当根据地抗日斗争大发展的时候,1941年2月4日,年仅30岁的团长白乙化,在指挥马营战斗时不幸被敌人的冷枪击中光荣殉国。他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冲锋!”

  “那天是正月农历初九。”郭俊丰老人一声叹息,“消息传来,老百姓个个都流泪了。”

  “绥西共起,平北同征,血战艰危八载甚,残敌待灭,伟业垂成,惊心噩耗已千秋!”吴涛在缅怀战友的诗中这样写道。“小诸葛”才山、“高尔基”王波……一个又一个大学生干部血洒疆场。凝视着父亲珍藏的十团战友名单,吴白雪低声说:“我会永远铭记他们的故事。”

  在抗日的漫天烽火中,像白乙化这样的大学生数不胜数。在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他们不惜生命,杀敌报国,在抗日战场上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与热血!

  驱除日寇,壮志已酬!“王亢将军去世后,选择长眠在密云,长眠在他们深爱的人民中间。”密云县武装部政委张涛说,每年清明节,河北村的村民和许许多多感怀抗战英雄的人们,都会来此祭奠。

  不远处,白乙化烈士的雕塑,巍然矗立,目光注视着他曾战斗过的降蓬山。脚下,白河水静静流过,潺潺地穿过青纱帐,哺育着这方土地。(梁文杏 通讯员 吴定雄 齐雨)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