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遵义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预计六年全覆盖

2014年08月21日 10:37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贵州省遵义市近日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从体制、人才、产品、阵地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创新,着力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最大范围给群众提供更多更有效免费法律服务。

  “目前,我市按照小康建设推进时序在各乡镇、村(社区)同步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建设,预计在2020年全市达到全面小康时,同步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遵义市司法局局长肖军说。

  社区干部有了“好帮手”

  “真没想到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办事效率这么高,解决了我的大问题。”遵义红花岗区长征镇河北井社区商户蒋银虎说,他与装饰公司因户外楼梯的使用权纠纷扯了4年皮,“每年都为这件事发愁,如今这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像这样的矛盾纠纷,河北井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张光义律师不知调解了多少起。去年4月,遵义市首个法律服务工作室在河北井社区成立,原本供职于长征镇法律服务所的张光义与同事一起在这里扎下了根。

  河北井社区是遵义中心城区典型的城郊接合部,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社会治理难度大。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律师蒲开贵介绍,凡是涉及到基层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以及民间调解、涉法信访接待和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化解,该工作室都采取免费服务机制。

  律师常驻社区提供专业法律意见,让河北井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治梅十分感动。“现在辖区600多家商户和1万多外来人口都知道张律师、蒲律师常驻工作室,有问题直接拨打他们的电话。社区两委成员会议,都会请他们列席。”她说,“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让干部有了好帮手,群众有了主心骨。”

  截至目前,遵义14个县(区、市)、171个乡镇(街道)、695个村(社区)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工作站或工作室。各级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共派驻律师177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75人,志愿者和联络员4207人,搭建了市、县、乡、村、组五级服务网络。

  政府出资购买“一站式”服务

  “过去社区纠纷很多,凭借社区的力量根本解决不了。现在由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社区常办律师教我们如何走法治道路,还替我们省了不少力。”聊起公共法律服务这个话题,遵义县龙坑镇金鼓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久霖满脸笑容。

  金鼓社区隆兴村民组的罗家和汪家对土地权属不清引发矛盾,争执了好几年。这次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两家纠纷再起。在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的程吉忠律师设身处地的劝说下,两家查清了争议区的位置、面积、形成原因,重新进行确认、公示和登记,及时阻止了矛盾再升级。

  “最棘手和最需要重点解决的,是承包地块面积不准、界址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权属纠纷等问题。”程吉忠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以来,他调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达80多起。

  据介绍,遵义市各级政府把购买法律服务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乡(镇、街道)政府向每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购买法律服务的费用每年不少于1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211.13万元购买法律服务。

  按照要求,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法律服务方式,选派优秀律师进驻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每周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律师们除了做好矛盾纠纷调解,还积极与职能部门探讨、研究相关政策的法律依据。

  矛盾化解不出村不上交

  “5年没有上交一桩民事纠纷,矛盾化解不出村。”余庆县小腮镇中关村党支部书记饶杰说,近两年,村里相继引进了10余家企业落户境内,共涉及征地723亩201户,无一例矛盾纠纷上交,无一例群众上访事件。

  余庆县小腮镇曾经创造了创新社会管理“三不出”经验。去年以来,该镇把“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做法引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镇聘请了9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和9名法律服务志愿者,实行“1+1+2”挂钩服务模式,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一名志愿者挂钩服务两个村,推行法律服务“坐诊、巡诊、个诊、特诊、急诊”制度,突出法制宣传咨询、矛盾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救助等全方位法律服务。

  “司法服务下沉的过程,就是让矛盾化解在基层的过程。”余庆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伍远良表示,县里采取了三条“硬措施”,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县公共服务体系总体发展规划、小康社会目标监测体系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接下来政府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群众享受公共法律服务。

  2014年上半年,全市律师共对接园区和重点工程项目263家,签订法律顾问109家,办理涉及重点项目案件9件,开展法制讲座34期,审查合同317份,提出法律意见601条,解答咨询1160人次。肖军表示,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在开发建设中涉及大量地方政府、企业以及老百姓的利益问题,有了律师的“把关”,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法律风险的出现,对加快园区、项目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遵义迈出了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第一步,从城市到农村,从房屋征迁到合同纠纷,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免费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肖军说。(记者 王家梁  通讯员 王兰 谢体坤)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