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藏公路护路兵:海拔5000多米除15厘米厚冰层

2014年08月28日 08:4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习主席近日做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弘扬“两路”精神,助推西藏发展。

  这两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对推动西藏实现社会制度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巩固西南边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年,10多万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奋斗,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

  在困难重重的筑路征程中,武警交通部队堪称主力军、突击队。多年来,在建设和养护“两路”的过程中,一代代交通部队官兵形成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把青春和热血抛洒在了这方热土之上,让“两路”成了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不久前,记者驱车上路,亲身体验天路守卫者的伟大与艰辛,感知“两路”精神。如今,路通百通,西藏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扣在这片土地上的诸如“封闭、落后”等帽子,到了该扔掉的时候了。

  文明进步之路

  勇闯“生命禁区”“世界屋脊”,筑路官兵用生命和热血在雪域高原架起“幸福金桥”

  海拔4300多米的嘎隆拉山半山处,冰雪封锁的世界里,一条隧道从记者脚下向雪山腹中挺进……武警交通一总队官兵,在与世隔绝的高原地区,克服高寒缺氧、地质复杂等种种困难,于2010年12月将长达3310米的隧道贯通。

  “这条隧道的贯通,使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告别不通公路的历史。”武警交通一总队副政委石明说。

  过去墨脱物价之高,令外来者大跌眼镜:十多年前,一瓶啤酒20元、1个鸡蛋3元。得益于川藏公路嘎隆拉隧道的通车,这里的物价已同外界相差无几。县城里餐厅、酒吧、网吧、超市林立。门巴族、珞巴族一栋栋用木瓦、石板或茅草盖顶的吊脚楼,正在退出当地人的生活。

  今日的墨脱,是西藏发展变化的缩影。武警交通部队政委王信介绍:1951年,新中国动用占全国1/4的骆驼和牦牛,向西藏运送物资,途中平均每公里要倒下10余头……1954年建成通车的川藏、青藏公路总长4360公里,10多万藏汉军民历时5年,挖石填土3000多万立方米,造桥400余座,3000名英烈捐躯高原,创造了筑路史上的奇迹。

  时至今日,国家调拨支援西藏经济建设95%的物资、支援西藏的重点工程和援建项目以及抗震救灾、青藏铁路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大型设备,都是通过公路运进西藏。

  长期以来,武警交通筑路官兵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艰险路段。1979年4月,武警交通一支队从新疆移防青藏高原后,先后参加了三期青藏公路的整治改建工程,广大官兵连续27年奋战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风雪高原,挑战生理极限,攻克多项高原路面铺筑难题,被誉为“青藏公路的守护神”。

  “改建后的青藏公路,运输能力翻了6倍。”支队政委庄伟宁说,支队修筑了西藏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羊八井至拉萨段,被授予“高原筑路先锋”称号,时任中央领导同志为支队题词“世界屋脊修金路、开发西藏第一功”。

  如今,驱车行驶在柏油铺设的川藏、青藏公路,满载物资和生活用品的物流货车飞驰而过;各族群众乘坐的旅游大巴车往来穿梭,雪域高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通车给西藏带来的系列变化仍在继续:祖辈赖以为生的“背夫们”开始考虑新的出路,一些地区已对未来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边疆生态保护县、特色精品旅游县、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县、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县陆续出现,雪域高原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多元。

  “交通运输的畅通和强大的物资支援,支持了西藏的发展建设事业,改变了城乡面貌;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转变,主动融入现代文明社会之中。”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吴春耕说,在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心中,公路已成为雪域高原连接祖国腹地的“幸福金桥”。

  守卫平安之路

  征服自然灾害,让死神望而却步,护路官兵用智慧和坚守为各族群众打造平安大道

  “如果不是那次事故,我对川藏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还没有那么深的感情。”武警交通一总队二支队二中队士官郑丕卿说。

  7年前,他的妻子来队探亲时,因雨天路滑出现交通事故,造成颅内出血、颈椎多处骨折,而事故周边医院条件有限,只能送往成都医治。郑丕卿说:“称这条路是‘生命线’丝毫不过分,我就是亲历者。”

  上世纪70年代初,前身为武警工程兵的武警交通部队奉命挥师挺进川藏、青藏公路腹地,完成了以沱沱河、二郎山隧道为代表的两路大规模整治改建工程的重点建设任务。

  1996年和2002年,武警交通部队川藏、新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先后成立,分别担负川藏公路西藏境内782.5公里和新藏公路西藏境内1375公里最为险要路段的守护重任。

  保通护线,科技先行。18年来,一批批交通官兵战胜高原缺氧、地质复杂、灾害频发等困难,积极进行科技创新,让从前年通车不足半年的川藏公路实现了全年通车。“支队官兵先后攻克高原冻土黑色路面铺筑、桥梁建设和养护等多项技术难题,研发出17项科研成果,使川藏公路全线车辆事故率下降60%。”武警交通二支队支队长宋晓东说:“随着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开通,现在从西藏竹卡到成都只需18个小时;今年10月高尔寺山等隧道开通后,到成都只需12个小时了。”

  在武警交通四支队六中队中队长许明亮看来,守护新藏线“十二年如一日”的秘诀是“坚守”。一年中秋节,他和战友完成了一天的劳作,坐翻斗车返回营区。大伙禁不住思念远方的亲人,车上一片静默。突然,一声军歌响起,伴着齐声合唱,激昂的战歌击散思乡的愁绪,陪伴他们度过难忘的中秋。

  如今,许明亮和战友们常年在界山达坂上海拔5000多米的永冻路段执行养护保通任务。在这样的海拔下,平常人走几步都会气喘吁吁、嘴唇发紫,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这条路上用十字镐除冰。

  “因为海拔太高,这里的冰能冻到15厘米厚,养护任务十分繁重。”记者发现,经历了在高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埋头苦干,许明亮和许多护路兵身上都有着相同的烙印:沉默、内敛、不善言辞,却勤劳、顽强,勇于挑起肩上的重任。

  武警交通部队司令员刘占琪介绍,基于多年筑路经验,武警交通部队凭借快速疏通复杂道路技能,在多次灾害救援中为挽救群众生命财产赢得了时间。近年来,部队在担负川藏、新藏线西藏段公路的养护保通任务的同时,出色完成了汶川、芦山、岷县地震等抢险救援行动,先后出兵10万余人次,营救受困群众2万多人次,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130多亿元。

  一批批护路官兵扎根高原,为西藏各族群众铺就平安大道,他们是西藏交通的“路石”,是耸立高原大地的丰碑。

  民族团结之路

  传递党的温暖,心系群众疾苦,护路官兵用大爱和真情在祖国边陲筑起座座“友谊桥”“连心路”

  连日来,在担负川藏线养护保通任务的武警交通部队驻地,藏族同胞自发送来锦旗,上面写着“共产党是活菩萨,筑路造福暖人心”。

  川藏线上的交通官兵不仅承担着抢险保通的任务,对于当地建设也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我自己过去辍学,很想上学,所以资助这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武警交通一总队二支队八中队代理排长李旺留说。这位来自甘肃定西的年轻人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患腰间盘膨出的母亲和患小儿麻痹症的哥哥都无法工作,弟弟在读大学。

  “我资助贫困小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自己每月留200到300元,剩下的全都汇到家里。”李旺留告诉记者,他目前资助了4名小学生。西藏波密县古乡爱民小学校长白玛扎西说,李旺留先前资助的一个学生已经顺利完成学业,在林芝当医生。

  据了解,武警交通一总队二支队多年来出资捐建“武警爱民小学”,对沿线9所小学进行修缮,资助1000多名贫困大学生。“交通官兵每年都要结对子帮扶贫困学生,学校的篮球架、餐桌等也都是他们购置和维修的。”白玛扎西说,“军民鱼水情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中,这是军民一家、民族团结最好的体现。”

  在西藏阿里狮泉河镇孔繁森小学,记者见到武警交通四支队接力资助的4名藏族小学生,她们的理想是考上广东内初班。武警交通四支队支队长王军说,12年来,支队官兵先后为沿线学校捐资20多万元改善教学环境,还出资200多万元帮助驻地群众发展生产,为农牧民修筑乡村道路260余公里。

  “通过落实爱民助民规划,部队资助学校的硬件建设已走在沿线地区乡级小学前列。”武警交通部队副政委吴天智欣喜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交通官兵热情为各族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赢得了公路沿线各族群众广泛赞誉。在川藏、青藏公路两旁,人们自发为筑路英烈们修建了9座纪念碑。驱车路过这些纪念碑的人们,几乎都会下车瞻仰碑文,默默凭吊。

  路,见证武警交通部队官兵践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忠诚;碑,是各族人民群众拥护共产党、感激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广大官兵在筑路养路过程中,始终与少数民族同胞情同手足,凸显了武警交通部队在促进沿线地区民族团结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吴爱军 本报特约记者 涂敦法)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