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加油站变停车场 解放军油料不到位被迫中断演练

2014年09月01日 08:41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该团官兵进行战备数据采集 田佳平摄

      引子

  盛夏,贺兰山腹地,夜黑如墨,第21集团军某团一场全员全装战备拉动演练骤然打响。

  巨大的轰鸣声中,上百辆各型战车在指挥员指挥下,开足马力消失在茫茫戈壁。52分钟到达指定集结地域,该团刷新了夜间通过陌生复杂地域的时间纪录。令人称奇的是,漆黑的夜晚,他们大胆选择了一处复杂路段“抄近道”。

  “是数据让我们有了底气。”该团团长张成举道出了其中的奥秘,该“近道”在3天前刚刚加入数据库,在行进过程中,准确的道路交通数据让部队耳聪目明、腿脚灵便。

  数据吐故纳新成为战场制胜利器

  前不久,该团参加上级组织的实战化演练,在参演车队向某地域机动行进途中,一个个佩戴着红臂章的“数据采集员”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全程采集车队行进途中的地理环境、水文气象等数据。负责数据采集的参谋张国标介绍说,实时收集战场数据是部队每次演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为采集更新作战数据不及时,该团也曾栽过跟头。“前方两公里处有小股‘敌人’,迅速出击歼灭!”一年前的那次综合演练中,面对导演部临时给出的“敌情”,二营营长张利军指挥分队前出驱歼,结果却铩羽而归。

  面对失利,张营长一脸委屈:地图中明明标有一条道路直达“敌”阵地,结果现在却被一大片带围栏的养殖场包围了,根本无法通行。

  无独有偶。在随后进行的一次演练中,原计划在行进途中一处地方加油站进行油料保障补给,可没想到,到了现场,指挥员就傻了眼:官兵印象中的加油站已变成了停车场。最终,演练因油料保障不到位被迫中断。

  使用过时的作战数据库犹如翻看“老皇历”,“栽跟头”在所难免。接二连三的失利让团领导领悟到:作战数据信息采集不及时、不规范已成为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绊脚石。在建设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预定作战地域内的数据信息也会发生变化,若不及时采集、更新数据,随时都有可能贻误战机。

  边训练、边采集、边完善、边更新,才能确保作战数据鲜活有效。在上级对数据更新并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该团逐步推进数据更新完善工作,部队每行动一次,他们都会对作战区域内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完善,及时清理过时的数据。同时,该团还定下铁规:定期联系驻地测绘、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对预定作战区域内的战备工程数据进行更新完善;与兄弟单位取得联系,在更广阔的地域、空域上实现数据互联共享,提升作战效益。

  在训中完善数据,在练中运用数据。该团参谋长何明介绍说,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他们在原有作战数据库基础上更新完善了上万组数据。仅此次演练,依靠“新鲜”的数据,他们就成功避免了两次决策失误,同时利用演习契机,他们重新修订了4个行动预案。

  “时鲜”数据让新装备如虎添翼

  “我部遭‘敌’火力拦截,请求支援!”指挥方舱车内,收到前沿攻击分队的求援信息后,团长张成举调兵遣将,列装不久的新型火炮迅速对“敌”实施精确打击。

  这是7月下旬该团开展指挥所演练时的一幕。演练结束,张团长感慨地说:“多亏演练前及时为该型火炮信息系统补充了作战地域的地形地貌数据,才能给‘敌’致命一击。”

  信息化战场,新装备只有具备完善的数据信息支撑,才能发挥强大威力。团领导介绍说,他们对症下药,对作战数据生成、采集、录入存储等建章立制,进行精细规范;及时与上级单位、有关科研院所联系,为新装备补充兵要地志、水文气象等各类详细数据;建立作战数据“点验”制度,及时随缺随补,并在每次实兵演练前由专人对数据更新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数据“保鲜”。

  “时鲜”数据让新装备“如虎添翼”。去年年底,该团将7辆运输车改装成集计算机、电台和定位导航系统等设备于一身的指挥车,搭建起了“车载式指挥所”。为弥补数据短缺的短板,该团收集相关数据输入装备平台,实现了数字通信、卫星定位、电子导航等多种功能,打通了与野战指挥方舱车互联互通的“信息链路”。

  前不久,在该团组织的指挥所演练中,“车载式指挥所”首秀就大显身手,战场态势不仅实时共享,而且紧跟作战需要随打随走,实现了指挥所动中通、动中藏、动中打。

  某型战场侦察设备列装该团后,由于一直缺少相关数据支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平时很少派上用场。他们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对系统数据填充更新,实现了对作战区域几十公里内精确实时监测,大大提升了一线指挥员战场感知能力。

  数据思维为官兵应急应战提速

  “某地突降大雨,部分民房被淹,10名群众受困,命你部一营迅速驰援营救。”8月初,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在该团驻训地营区响起。作训参谋权良涛点开战备数据共享信息系统,输入作战条件和参数,人员编组、物资清单等数据跃然屏上,参演分队仅用30分钟便完成了出动准备。

  能够快速完成准备,功夫并非一朝一夕,是大量的数据累计出来的。总结演练,一营营长戴忠面露喜色:从凭经验到看数据,数据思维正为官兵应急应战提速。

  曾几何时,对作战数据只“填”不“用”的怪圈在官兵心头萦绕。一次反恐维稳战备演练,他们突然接到转移至某训练基地执行任务的命令。结果,先头分队在铁路装载时,发现负责固定车辆的3名战士休假,其他战士不会加固;新配发的运输车由于车身过高,准备的器材不够用,延误了时间……

  演练频出情况,究竟为何?原来,一些单位战备数据共享信息系统显示的数据与部队实力不符。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平时只注重把数据“填满”,但没有及时更新,更谈不上运用。有的官兵调动了,作战编组还有他们的名字;有的车辆已经报废,却还被编入出动序列……结果,战备数据共享信息系统陷入数据不能用的“尴尬”境地。

  “丰富精确的作战数据让指挥员组织作战时更加得心应手,收集各种战场数据成为部队每次演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他们制订下发了《作战数据采集更新细则》,区分动态采集、数据运用、日常管理等4个方面,成立“数据采集分队”,每周进行数据采集,每月进行数据更新,每季度进行数据审核。

  他们还给每个系统终端指定专人,定期测试更新,并采取随机抽点的方式,组织不同作战背景的战备演练,常委亲自检查督导,确保作战数据常备常新。

  负责检查数据更新的军务参谋周明威介绍说,有了数据就要用。他为记者演示,点击官兵的姓名,就可看到军衔、专业、训练等级、特长等信息。运行统计分析功能,各单位的编配、实编、在位率等信息一目了然。

  “以前拉动,带什么、缺什么往往都是跟着感觉走,经常出现打乱仗现象,影响出动速度,如今有了‘靠谱’的数据库,提升了出动速度,人员、物资准备实现了‘零差错’。”谈及战备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带来的新变化,该团领导欣喜地说。

  运用数据打胜仗。前不久,一次对抗演练中,该团采取实地察看、实时记录、分项统计等方法,对各种所属装备逐项进行效能试验,共采集数据11类100余组,完善充实到数据库。通过上百次试驾训练,得出不同车辆在各种路况行驶的数据;通过枪械、火炮的反复试射计算,得出不同气温段轻重火器的技术参数。

  演练现场,某型导弹车瞄准、射击,几个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突然,演练场狂风大作、气温骤降。只见士官王亮在数据库输入“4级大风、5摄氏度、实弹射击”等字样,很快查出了相关射击参数。经过快速修正,一声巨响,导弹随即命中目标。(张世强 相双喜 本报特约通讯员 王能才)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