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警总院救援医疗队通过联合国能力分级测评(图)

2014年09月01日 14:03 来源:中国武警网 参与互动(0)

  救援队到达模拟地震发生地区机场

救援队到达模拟地震发生地区机场

医疗队员搬运救援装备

医疗队员搬运救援装备

将要出队的医疗队员检查医药箱

将要出队的医疗队员检查医药箱

  “XX共和国发生7.8级地震,所有人员集合!”8月26日12时,随着集合哨声的响起,武警总医院国际救援医疗队参加联合国能力分级测评复测在国家地震救援训练基地拉开帷幕。

  据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队长、武警总医院卫勤办主任杨炯介绍,总医院医疗队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成员之一。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1年4月27日成立,由中国地震局、解放军某部工兵团、武警总医院三方人员组成。这支集搜索、营救、医疗于一体的救援队于2009年通过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成为全球第12支、亚洲第2支获得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的救援队。按照规定,救援队每5年需接受联合国的复测。

  26日开始的复测考核,队员们将要面临连续37个小时的模拟救援测评,全程演练18项、近150个救援科目。而测评中联合国派出的11名评估专家全程参与、现场打分,来自9个国家的几十名同行在旁观摩谈论,测评难度不言而喻。

  18时,救援队进入“震区”,身着红色救援衣、头戴救援钢盔的医疗队员们立刻投入紧张的“战斗”。这些平时拿惯手术刀、头皮针的医疗队员们手握电钻机打孔、抬起钢管搭建医疗帐篷,穿着厚重的隔离服、背着重达二十斤的消毒喷雾机进行营区洗消。医疗队长王晓枫介绍,每个救援小组都由地震专家、搜救队员和医疗队员组成,医疗队在肩负抢救、转移受灾伤员的同时,还承担着进入坍塌体现场救治、问诊、心理安抚等多重任务,将医疗贯穿救援工作始终,不会因盲目施救而造成伤者二次损伤。

  晚上22时30分,经过不懈努力,队员们终于在一处废墟塌落的救援现场发现幸存者。随着隧道的打通,医疗队员李燕宁第一时间对伤员展开救治,他携带的新型危急伤员救治背囊可对昏迷和心脏骤停患者现场实施心肺复苏。经检查,受困人员右小腿闭合性骨折并伴有轻度脱水,为了避免二次损伤,他对患者伤腿进行局部包扎,以夹板固定,并细心地遮住其双眼将他抬出废墟。

  测评为不间断进行,医疗队员们一夜无眠。27日早上7时,在环保中心的竖井救援现场又探测出生命体征。“能听见吗?里面还有人吗?”医疗队员薛炎博士一改平常温文尔雅的形象,背起氧气瓶,绑上绳索,滑入深达10米的竖井中。此时受困人员已经陷入轻度昏迷。薛炎迅速将伤者牢牢固定在软式担架上,吊出竖井。

  惊心动魄的每分每秒,使队员们仿佛都已经置身于险象环生的救援现场。时间转瞬即逝。时针在紧张中指向28日凌晨3时,随着最后一名受困人员的成功救出,测评工作的所有科目完成。此时,这场考核已连续进行了37小时!

  是否能顺利通过此次复测,还要联合国专家集中评议。在等待中,杨炯充满信心:“虽然这次联合国复测,要求更加严格,但我们的医疗救援队伍在参加武警部队各项演练及实际救援中不断提升自身,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反应能力、救援现场的医疗处置能力和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应用保障能力上都有了质的提高。”

  “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测试!”28日下午14时,新闻发布会上,来自新加坡的联合国能力分级测评专家组组长杜健雄宣布,并为中国国际救援队颁发资格证书,授予接待撤离中心RDC和现场行动协调中心OSOCC两面标志旗。已经40余小时未休息的救援队员们,紧张疲惫的脸上终于展露了一抹轻松。(张静 吕俊杰)

【编辑:刘艳】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