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远征军老兵曾拒戴美军头盔:我们是为祖国而战

2014年09月04日 10:59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胡为仁老人在远征军中当通讯兵。 陈婧 摄

  87岁的胡为仁老人,安静地生活在南京一个小区里。71年前,他的身份是中国远征军通讯兵。

  胡为仁所在的部队,最后一个撤出印缅战场,回到广西南宁当晚,他就收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随后他将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师部和南宁城,为远征军征战之旅画上一个令人欣慰的句号。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

  15岁富家子奔赴远方

  昨天下午,在胡为仁的家里,扬子晚报记者见到了这位远征军老兵。虽然今年已经87岁,但胡为仁精神矍铄,可以正常行走。

  胡为仁祖籍浙江,1927年出生在上海一户富裕人家,父亲是当时上海砖灰行行业理事会会长。淞沪会战时,胡为仁的父亲装了成卡车的物资,去慰问奋起抵抗日寇的十九路军。

  胡为仁说,当时他们一家住在租界里,原本很安全。1941年底日军偷袭珍珠港后,也开始骚扰租界,人们见到日本兵都要鞠躬行礼。当时仅15岁的胡为仁不堪忍受,“这就相当于亡国奴啊!”

  胡为仁随即中断学业,和两个同伴一起去了江西,只想“不能生活在日军的控制之下”。此时,他与家中联络完全中断,在百货公司站过柜台,做过毛巾工厂的技术员。

  从国内带帽徽去缅甸

  1943年,胡为仁看到街头布告要招远征军,可按照志愿选学不同的兵种,胡为仁和两个伙伴毫不犹豫报了名。

  1944年,胡为仁来到缅甸北部一处地方,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编入50师师部直属通讯营一连一排任准尉报务员,主要负责发电报。胡为仁说,到缅甸后,大家全部换上美式装备,但所有人都不愿意戴美军头盔。于是,大家把干粮袋拆了,做成中国军队的帽子,别上从国内带去的帽徽,以此警示自己在为祖国而战。

  两度与死神擦肩

  胡为仁回忆,他们到达缅甸时,远征军刚打完最艰难的密支那战役,满目的尸体还没有清理。

  1944年6月份,远征军已经攻克孟拱,胡为仁骑着骡子看向战场,突然听到枪声,他瞬间低头,子弹从帽檐穿过,惊险躲过一劫。

  两个月后,作为通信兵的胡为仁也与敌人交火。当时50师所在的地方叫昔卜,日军已经被打败。谁知刚到昔卜的第3个晚上,被打散的日本兵汇集起来,总共约3000人。50师所有的战士都上了战场,胡为仁配的是轻型步枪。激战中,旁边的战友换子弹走火,幸运的是,胡为仁看着子弹擦着鼻梁飞过去,再捡一命。

  回国当晚得知日本投降

  1945年8月,胡为仁所在的50师撤退回国,他们是最后一批撤回的远征军。胡为仁回忆,当时得到的通知是:缅甸日军已经完全被消灭,可以回国了。可是,大家并不知道国内的情形,不清楚回国后是否还要继续对日作战。

  胡为仁清楚地记得,当年8月撤到南宁,他从广播中听到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消息,称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这个消息对胡为仁来说无异于平地惊雷,他赶紧把消息上报,通过层层传达,最后到达当时南宁守军最高长官陈诚处。随后这个消息传播到南宁市的每个角落,军队里的士兵开始庆祝。

  他的内疚

  不愿打内战 谎报父丧却成真

  在南京休整了半个月,胡为仁便随部队前往广州、香港,接收两地日本战俘。这项任务一直持续到1945年底,一天他突然看到军营外又贴着告示,“所有军人从即日起不准退伍、不准复员。”胡为仁的心里一沉,可能要打内战了。

  胡为仁介绍,他进入国民党军队,但姐姐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加入共产党打游击。“心里不想打内战”的胡为仁宁愿当逃兵,无奈此时已经不能申请退伍。于是,他想到一个办法,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让家里人回一封“家父病重,情况紧急”的信。

  1945年12月圣诞节前后,胡为仁如愿收到了家里的来信,获准10天假。

  经过三天三夜海上的漂泊,他终于抵达上海。下了船给家中打电话,却获悉父亲前夜竟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等他赶到的时候,只是见到了父亲的遗容。为此,胡老一直内疚,认为是自己不吉利的话让父亲离去。

【编辑:王硕】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