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解放军援塞医疗队赴非收治埃博拉留观患者

2014年10月03日 08:5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4年已经过去大半,如果进行关键词总结,一定绕不开这个词:埃博拉。

  今年3月份,几内亚和利比里亚出现埃博拉感染病例;5月份,塞拉利昂出现第一起病例;7月份,尼日利亚出现第一起病例。之后,疫情逐渐失控,在西非大陆加速蔓延。

  9月30号,美国诊断出第1起埃博拉病例,这为非洲大陆以外的地区敲响了埃博拉疫情防控警钟。10月1号,世界卫生组织发表最新通报说,已累计报告有7178人确诊或疑似感染病毒,其中3338人死亡。

  针对这波自1976年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最严重的疫情,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正尽全力对抗。中国也在9月16号派出了30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前往非洲国家塞拉利昂。塞拉利昂仍是感染病例数量第二多的国家。

  当地时间10月1号,北京时间昨天,援塞医疗队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开始收治患者。人人害怕的埃博拉病毒,在医疗队眼中是怎样的?当面对埃博拉病毒患者时,医疗队队员又是怎样一种心理?

  当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对埃博拉“谈虎色变”时,却有一群人不远万里上赶着跑到埃博拉疫区。9月16号,解放军第302医院的30名医护人员从北京出发,来到非洲大陆的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弗里敦是塞拉利昂国内新增病例最多的地区之一。为遏制疫情,弗里敦从9月19号起锁城3天。医疗队所在的塞拉利昂中国友好医院距离弗里敦只有20公里。医疗队并没有在封锁时期休整,而是用不到10天的时间里针对性地改造了医院布局。

  解放军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李进:中塞友谊医院是一个普通的医院,我们把它经过改造,达到一个收治传染病基本要求的医院,要分区、隔离、防范措施、人流、物流与通道进行改造。第二我们就是对塞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第三个方面我们根据医疗的流程、医疗的规章制度包括一些指导方案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推敲、修订、完善。

  在医疗队的改造和培训下,留观中心已经拥有73张床位和20名合格的当地临床护理人员,但护理人员仍然短缺。当地时间10月1号,埃博拉留观中心在这个医院正式启用。治疗组组长秦恩强带着3名护士,接收了留观中心的第一批疑似埃博拉患者,一共7人。

  秦恩强:中间这7个人中有4个看着从外观上来发病很严重,在接诊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外边趟在地上了,在问诊的过程中发烧的倒不是很多,只有两个有明显发烧的,其他的没有明显发烧,但有相关的一些比如说头痛、呕吐、肌肉酸痛。

  穿着防护服的秦恩强刚开始面对这些患者时,心里难免有些紧张,但标准的接诊流程和严密的防护措施让他放下心来,全身心的诊疗患者。

  秦恩强:是这样,就是病人由达到门诊以后由护士专门接诊到,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接诊台,我坐在桌子的一侧,患者坐在桌子的一侧,我们根据他的病情来采集病史,根据他的病史来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然后送到相应的病房进行严格的单间隔离收治。

  接诊每个病人需要10到15分钟,7个人下来,一共差不多两个小时。但是,结束接诊之后的秦恩强,整个人都接近虚脱。

  秦恩强:进入这个病区要穿的防护服里里外外要穿好几层,包括靴子等等我在里面出来以后可以说人几乎快虚脱了,靴子里全是水,口罩、衣服全都湿透了。

  由于留观中心是作为初步诊断和观察之用,医生将根据诊断情况决定这些患者的后续治疗地点。

  秦恩强:我们根据情况,根据目前国内、国外的一些情况给患者一个基本的对证治疗,然后患者要比较短的时间内抽血,抽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这个疾病的最后诊断,如果确诊是埃博拉患者我们就放在确诊病区或转到定点收治医院,如果除外我们给予相应的治疗,或者建议到综合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第二批埃博拉疑似患者一共四人,已经于北京时间昨天晚上到达医疗队所在的留观中心。身处异国他乡的30名中国医护人员也将继续与埃博拉战斗。

  抗击埃博拉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尽管现在埃博拉病毒似乎离国内很远,离我们很远,但是疫情一旦失控,全球任何角落都有被感染,我们每个人也有可能暴露在危险之中。所以,在疫源地阻击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

  这个或许也是我们派出医疗队到非洲大陆的原因之一。我国医疗队在非洲的出现,不仅为当地的埃博拉病毒患者带去希望,也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当然了,在帮助当地患者的同时,我们也请远方的医疗队战士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安全归来。 (记者陈振玺 王林丽)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