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川藏线上的军旅“牛郎织女”

2014年10月31日 18: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 赵振江)结婚八年来,川藏兵站部四级士官余兵兵第一次和同在部队医疗所工作的妻子陈丹丹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这是他们今年第二次见面,庆祝生日的方式是在西藏波密县扎木兵站给在四川雅江的三岁儿子余思辰打电话。儿子在电话那头一听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嚷嚷着要吃蛋糕。聊了不久,儿子就开始向余兵兵喊话:“爸爸,你快回来吧,你再不回来我就不要你了。”

  儿子这一喊,一对夫妻沉默了。

  一家军人三个家

  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全家团圆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余兵兵在四川蒲江当兵,陈丹丹在西藏波密县扎木兵站医疗所当护士,儿子则被寄养在四川雅江的姥姥姥爷家。妻子在高原当兵假期稍长有三个月,但余兵兵一年只有20天年假,如果不出任何意外,全家一年相聚最长也不超过20天。

  最近的一次团聚是今年8月4日。一家三口终于可以欢聚,这天是儿子的生日。余兵兵和妻子商量去相馆照一张全家福——这是部队一位记者所托,要一张他们的全家福作为报道的配图。“平时儿子很讨厌照相,当天看到我们穿着军装,他很好奇,自己也要穿。从照相馆给他找了一套小军装,他穿上后不哭不闹,照片很顺利地就拍好了。”余兵兵介绍。

  与余兵兵欣慰于儿子的懂事不同,陈丹丹说起8月4日的相聚,泪水把眼影都打花了。“我们现在基本一年能见一面,平时都是电话联系。但又不能讲儿子的事情,一讲她就哭。”余兵兵称,由于相聚时间太短,儿子现在都不太认母亲,见了面也很少叫妈妈。“每次回去娃娃都很陌生,躲着我们走,不敢喊。打电话都不理。”陈丹丹说。

  “给儿子过完生日,要走的时候,三岁的儿子对我说‘妈妈你不要走,你坐飞机我都看不到你了,你那么远。’”平日里刚强活泼的陈丹丹一说起儿子就止不住自己的眼泪。”

  一家三口难得相聚,夫妻二人相聚也殊为不易。

  兵站相会,咫尺天涯

  虽然都在川藏线上当兵,但夫妻二人一年能够团聚不超过20天,平均一年见一次面。今年是两人第二次见面,也是凭余兵兵执行任务路过陈丹丹所在的兵站,两人能够小聚几天,为余兵兵过个生日。六年前的相聚则让二人刻骨铭心。

  2008年3月17日,余兵兵所在部队执行任务,当晚就在扎木兵站休息。兵站营地与陈丹丹工作的医疗所仅仅一墙之隔。知道丈夫要来,陈丹丹已经等了好几天——她盼着丈夫给她带她家乡的泡椒凤爪。当晚见到丈夫时,她才知道部队有命令:战士不能出营区一步。夫妻二人隔着一道铁栅栏,拉着手互诉相思,无奈只能执手相看泪眼。高原上寒冷,星星出来得也早,在偏僻的扎木兵站一片安静,甚至都难得听到鸟叫虫鸣。两个人聊了半个小时依依不舍得分开。

  更多的沟通则是通过电话,每天晚上两人都要打电话,但是偏僻的扎木兵站信号不好。“常常一句话没说完就没信号了,我性子比较急,就老冲他凶。”陈丹丹不好意思地看看丈夫,“不过谁让他是我的班长呢。如果他这个班长连我这一个兵的思想工作都做不好,那怎么带其他的兵呢。”2003年,两人在河南洛阳某部队第一次见面,当时余兵兵就是陈丹丹的班长。陈丹丹和班里另外一个女兵一起“欺负”余兵兵。“越野五公里跑步,我们把行李都给他,结果我们两个女兵都及格了,他这个班长还没及格。”时隔11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陈丹丹还是带着恶作剧的笑,看着旁边的丈夫,不好意思地往他身上靠了靠。

  2004年陈丹丹考上白求恩士官学院,巧得是一位首长也在该校进修。作为首长司机的余兵兵也在该校,两人见面的机会多了。陈丹丹从最初认为这个当兵的男人“傻蛋,好欺负”,慢慢觉得余兵兵“老实可靠,真心对我好,经常偷偷塞给我一些零食。”

  毕业后,陈丹丹被分派到雅安第37医院工作,期间她和余兵兵一起参加了铁骑07演习。“我们在同一个战线,他是我的班长、我的男朋友,我们在一起匍匐前进。演习时,我望着身边的他,觉得很踏实。”

  2007年12月,两人瞒着父母领了结婚证。

  此后陈丹丹参加全军护理技能大比武,荣立三等功,首长问“你当兵第五年,快退伍了,有什么梦想?”“我想到西藏。”2007年,陈丹丹被调入西藏,在波密县扎木兵站当护士。

  “上高原是我们所有士兵的梦想。”陈丹丹说。但真上了高原问题也来了。高原上的气候对她的身体造成很大影响——结婚四年才怀上孩子。由于身体虚弱,孩子7个月就出生了。早产大出血,当时丈夫还不在身边。父母在照顾也在生产的妹妹,陈丹丹一个人到医院。孩子生下来是四斤一两六,比全国平均新生婴儿的体重低两斤。“好在儿子争气,在保温箱里待了一个星期就出来了。”陈丹丹说。

  “守护你们的一生”

  夫妻二人相距远,一年只能见一次面。离得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当时雅安地震。余兵兵所在的部队参与抗震救灾,首长给家在雅安的战士放假,让回去看看家里的情况。到家里一看,两岁的儿子和休假在家的妻子、丈母娘一家住在帐篷里。儿子身上、脸上被咬得全是包。

  和我说。”余兵兵插话问妻子。

  “你在执行任务,说了你也顾不上。我想还有比我更苦的”。陈丹丹说。

  陈丹丹在西藏扎木兵站,常感到空虚寂寞冷:晚上周围没有任何声音。抬头见到满天星星,静得发慌,慌的时候想大声吼。

  “发慌的时候我就织毛衣、缝鞋垫。他身上的毛衣都是我织的。”陈丹丹说。余兵兵哄妻子的方法就是唱军歌,在电话里,“他还要求我和他一起唱。”陈丹丹告诉记者。

  陈丹丹当兵已经12年,马上面临着退伍或者从三级士官升到四级士官的问题。丈夫的意思是让妻子退伍回家照顾孩子,这样一家也可以团聚。但陈丹丹舍不得脱下军装。

  余兵兵微信的名字叫“守护你们的一生”。他说:“作为一个男人,我应该守护他们母子,现在我们同在川藏线上,相隔千里。我心里有这个想法,但有心无力。只有内心默默祝福守护他们。”(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