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首支信息化机步团团长:若懈怠甲午悲剧或重演

2014年11月05日 08:31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初秋,朱日和腹地,夕阳洒金。

  一场对抗演练刚刚结束,起伏山丘间,车辙履痕纵横交错,空气中的硝烟味还未散尽。

  置身山丘之上俯瞰战场,满广志感慨:“在这片土地上,你能听到中国军队信息化变革最强烈的脉动。”

  清风吹拂,草地为席,相对而坐,记者与他交心论战。

  “准备打仗是一场‘寂寞的长跑’”

  记者:担任“平江起义团”团长,感觉如何?

  满广志:荣誉沉甸甸,责任沉甸甸。这是一支拥有86年光荣历史的红军团队,同时,又是一支“年轻”的团队——我军首支信息化机步团。我经常到团史馆中寻找力量,作为这个团第46任团长,必须要“跑好历史这一棒”,否则对不起那些战功赫赫的革命先辈。

  小时候,家门口的铁匠铺让我知道,锋利的钢刀需要不断淬火打磨。如今,我和战友们的任务就是用信息化技术和理念打磨“平江起义团”,让这把“钢刀”变得更加锋利。

  记者:团队厚重的历史会成为创新的阻力吗?

  满广志:不仅不会,反而是“促进剂”。在信息化转型探索征途中,每一次啃“硬骨头”,我都会这样激励官兵:为荣誉而训,为使命而训,为胜利而训。

  “英勇胜利”是“平江起义团”的团魂,是当年毛主席指挥直罗镇战役后亲笔写给团队官兵的,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这4个字的理解,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我经常对官兵们说:从英勇到胜利,这中间还需要有打胜仗的能力,勇敢我们团不缺,现在需要做的是提高信息化战场上“横刀立马”的本领。如今,官兵们把我的话浓缩为“英勇+能力=胜利”。

  记者:在朱日和基地,你和你的团队已获得了不少胜利吧?

  满广志:我所追求的胜利,不是演兵场上的,而是真正战场上的。为了这个目标,我和团队一直在准备,争分夺秒地准备,不计个人得失地准备。

  记者:能具体说说吗?

  满广志:朱日和的荒凉你们已经领略,今年我和战友们已在这里驻扎半年多了,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和农民种田不一样,汗水播在这片土地上,一时看不到收成。而这份收成,只有到了战场上才能体现。

  对于军人来说,准备打仗是一场“寂寞的长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枕戈待旦,不仅需要过人的智慧,还需要坚韧的毅力。我为我的团队感到骄傲。

  记者:今年全军上下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活动。作为一团之长,你怎么看?

  满广志:战斗力标准说到底是个实践标准,不能喊口号、贴标签,不能坐而论道,不能把精力过多花在解读上,要在工作中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让“时刻准备打仗”的使命意识真正在基层部队落地生根。

  “实战忧患是军人成长的驱动力”

  记者:从一名埋首书斋的研究生到指挥铁甲战队的信息化团团长,在很多人眼里,你的成长经历是个传奇,你怎么看?

  满广志:有人说,不能以本色示人的人,成不了大器。说实话,这就是我的本色。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人才智,能走到现在,我就是凭着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努力努力再努力,坚持坚持再坚持。

  我的成长经历和诸多投身火热军营、追逐军旅梦想的学生官一样,不是什么传奇,只不过在信息化转型的舞台上,我的故事不经意间被时代的镜头捕捉。其实,全军比我优秀的基层指挥员还有许多许多。

  记者:团里的官兵很崇拜你,你崇拜的偶像是谁?

  满广志:粟裕将军。将军不会打牌下棋,不会喝酒跳舞,一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观地形、看地图。我最佩服的,还是将军心中时刻保持的那份忧患意识。和平生活持续几十年了,将军每晚就寝前都将衣服鞋袜放好,一旦有事可随手摸到。

  作为和平时期的军人,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经历战争,但我愿意用自己的一辈子时刻为战争做准备。

  记者:在你看来,忧患意识是军人成长的驱动力?

  满广志:对!我经常问自己:“假如明天战争爆发,我准备好了吗?”每问一次,我都会看到自身能力上存在的差距;每问一次,我都会产生强烈的本领恐慌。在这种忧患意识的逼迫下,自己一步步成长。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那天全团大会上,我告诉大家:今天我辈如果懈怠了,明天历史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

  记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认为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满广志:首先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为了胜利一无所惜;其次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拥有联合作战指挥素养;再次要有开阔的视野,放眼看世界,才知晓差距,才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感到满足;最后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未来对抗,谁创新在前谁就把握主动。

  当年研究抗美援朝历史的外军专家曾评价:中国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我想,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世界会看到:中国军队的军事指挥员同样也是最优秀的。

  “这是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去担当”

  记者:有人说,作为军人你很幸运?

  满广志:的确如此。我赶上了强军兴军的好时代,走上了一个大舞台。我有幸全程参与了我军首支信息化营、团、师建设试点。在这大舞台上,个人有多大才就能使多大劲。

  记者: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名探路者,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满广志:与西方国家比,我军信息化建设起步已经晚了。要想追赶,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创新,不走寻常路,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此外,信息化建设的每一步,都需要用实战的标尺去衡量,以去掉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虚果”,防止走歪路。

  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是“集体项目”。官兵们不能把“我”看得太小,每个人的努力都会影响前进步伐;也不要把“我”看得太大,体系对抗需要官兵更为团结。

  记者:风雨征程这些年,身边战友们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满广志:担当!我们师营院广场正中央的巨石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时刻准备着,为勇敢捍卫崇高的荣誉而战,为忠实履行神圣使命而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战。这,是我们这个师、这支军队对国家的庄严承诺!

  每次默念这句话,我总忍不住热泪盈眶,眼前浮现的都是战友们在风霜雪雨中锤炼摔打的身影。作为共和国军人,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可是,他们有着经年累月、实实在在的奉献。我觉得,他们个个都是和平年代的“无名英雄”。

  记者:我军即将进行新一轮改革,作为基层指挥员,你怎么看?

  满广志:举双手赞同!只有主动迎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我们这支光荣的军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去担当。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今天,我们这一代军人享受着前辈威名的庇荫;明天,我们要让下一代军人站在我们肩膀上走得更远。这,是我们不可推卸、也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本报记者 柳 刚 钱晓虎 特约通讯员 赵学鹏 通讯员 罗路云)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