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骑兵连克服齐腰深积雪驰援灾区 渴了吃口雪

2014年11月05日 08:51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今年10月的一天,藏族牧民顿珠带着妻子和一岁的孩子,来到甘南独立骑兵连,向连队官兵表示感谢。“如果不是金珠玛米,我的老婆孩子就都没命了!”顿珠感慨地说。

  一年前,正在放青的甘南独立骑兵连官兵准备收马回营时,听到了策马赶来的顿珠焦急的呼喊。

  原来,顿珠的妻子德吉卓玛因难产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军医韩飞立刻带着4名战士轮流抬着产妇,连夜将德吉卓玛送到17公里外的乡医院。得知产妇急需输血,指导员韩东强带着几名血型相符的官兵骑马赶来,很快,3400毫升鲜血流淌进藏族同胞的血脉,产妇得救了。

  这是甘南独立骑兵连官兵视藏胞如亲人的真实写照。扎根雪域高原65年来,一代代骑兵连官兵用大爱演绎了藏汉一家的似海深情,用忠诚铸起民族团结的时代丰碑,被当地群众誉为“马背上的吉祥使者”。连队先后被中宣部、总政治部、中共甘肃省委表彰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走遍驻地深入村寨,真情传播党的声音

  甘南藏区地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结合部,居住着藏、回等24个少数民族,地理位置偏僻,文化教育落后,信息相对闭塞。骑兵连官兵从进驻甘南的第一天起,就将宣讲党的好政策、传播党的“好声音”作为不变的自觉担当。

  去年1月,一场瑞雪让甘南草原银装素裹。一大早,副连长宋修宇就带着一支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小分队翻山越岭来到迭部县电尕镇的拉路村。“雪这么大,天这么冷,你们还能这么早赶来,真是没想到!”村支书加保激动地连声说。得知骑兵连的官兵们来了,村里的300多名牧民纷纷骑着摩托车和骏马来到村上,认真听取官兵的宣讲,会场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

  65年来,类似的宣讲,骑兵连官兵不知开展过多少回。每逢党和国家有重大方针政策出台,连队都会第一时间组织小分队,兵分多路进行宣讲。牧场草山、学校毡房、社区村寨,只要是有藏族同胞居住的地方,都留下了骑兵连官兵的足迹。多年来,他们坚持做到“四个必去”:最偏远的牧区必去,最艰苦的牧点必去,人员最多的村必去,僧侣活动最多的乡镇必去。驻地群众都称赞:山高挡不住,路远腿更勤,金珠玛米走到哪里,就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哪里。

  “宣讲党的声音,需要带着感情。”排长忠格才让对此感受尤深。解放前,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奴,是解放军的到来,让幸福生活的阳光照进了这个饱受苦难的家庭。前年他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走进军营,以此回报党的恩情。忠格才让每到一处宣讲,都坚持现身说法,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流利的藏汉语言宣讲党的富民政策。从修筑道路到退牧还草,从新农村建设到牧民定居工程,一桩桩就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牧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驻地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党的关怀温暖。一次宣讲结束后,一位藏族长者流着眼泪拍着忠格才让的肩膀说:“尕娃讲得在理,越听心里越亮堂啊!”

  赤胆忠诚发出时代强音。仅近5年,骑兵连组织的政策宣传、普法服务、时事讲解、医疗保健综合服务小分队,就行程2万多公里,走遍了甘南州的7县1市,组织各类宣讲70余场,听众达数万人。

  出色完成救援任务,保护藏族同胞生命财产安全

  “开满格桑花的草原,也会有雷鸣电闪;菩萨兵走过的草原,容不下魔鬼和灾难。”这首流传在甘南草原上的民歌,唱出了当地藏族同胞对骑兵连官兵发自内心的称颂。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3000多米,全年寒季近9个月,大雪、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每当灾难发生,骑兵连官兵总是第一时间扬鞭策马,挺身而出。

  2012年2月,玛曲县境内发生史上罕见的雪灾,积雪达1米多厚。接到上级的救援命令后,骑兵连立即组成突击队,在狂吼的暴风雪中驰援灾区。

  齐哈玛乡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要前往该乡,必须翻越海拔4200多米的一座山头。风雪把山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分不清哪是沟、哪是路,稍不小心就会坠入山谷,官兵们顺着电线杆延伸的方向吃力地在齐腰深的雪原上挺进。饿了就啃上几口方便面,渴了就抓把雪塞到嘴里,整整走了一天一夜,才到达齐哈玛乡。绝望中的牧民群众看到救援官兵来了,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大雪还在肆虐,突击队员们顾不上路途劳累,全力展开搜救。当得知六台村牧民点有3户群众失踪的消息后,官兵们火速出发了。山路陡峭,冰冻路滑,车辆无法通行,官兵们就把急需的物资背在身上,踩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前行。夜深了,气温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大伙儿被冻得全身麻木,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当官兵们终于在一处山窝里寻找到已被大雪围困了两天一夜、奄奄一息的13名藏族同胞时,大部分人身体已严重透支,累得迈不开步子。时间就是生命,官兵们马上奋不顾身地滚下山坡,扒开积雪,最终成功将被雪埋住大半个身子的藏族同胞全部救出。15天的救援,连队共转移安置群众800多人,解救被困牛羊1500多只,运送草料100多吨。

  2010年8月7日,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骑兵连随即启动抢险救灾预案,80余名官兵、10余台车辆快速机动,于次日拂晓抵达灾区。舟曲县卫生学校的一栋楼房被泥石流冲倒了,不少群众被困。一班长赵飞主动请缨,带着5名党员突击队员爬进楼内,将受困人员一一救出。但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救人的同时,赵飞也在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他的家就在舟曲县城,灾难发生后,家里的房屋也被泥石流冲倒了。亲人生死未卜,赵飞的心始终悬在嗓子眼,但他却并未因此停下救人的脚步,一名又一名藏族同胞获救了,但赵飞的父母却始终没有消息。

  直到部队撤离的前一天,疲惫的赵飞才最终在一处居民安置点的帐篷里找到了逃过一劫的父母。那一刻,这个一贯坚强的汉子再也忍不住眼泪,扑通一声跪在父母面前失声痛哭。

  在舟曲奋战的20个日夜,骑兵连官兵共从废墟中搜救幸存者80余人,转运伤病员120余人,清理受损房屋100余间,搭建帐篷190余顶。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骑兵连官兵13次参加抢险救灾,抢救藏族同胞200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

  扎实推进爱民工程,把温暖送到藏族同胞心坎上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咱亲人解放军,是那救星共产党。”这是驻地藏族群众的共同心声。

  云布沟通往牙力吉乡仅有一条羊肠小道,每年一到雨季,原本浅浅的云布沟河水暴涨,附近的牧民根本无法通行。骑兵连官兵看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在这里修一条5公里长的简易公路,并在云布沟修建一座便民桥。

  为藏族同胞修路建桥,官兵们干劲十足。云布沟沟底石头泥沙多,木桩很难砸进去,一天下来,负责砸桩的战士双手都满是磨出的血泡,但战士们从没有喊苦喊累,总是在夜里用针把血泡挑破,手上贴满胶布,第二天戴上手套继续工作。历时两个多月,公路修通了。木桥落成通车的那天,牙力吉的藏族同胞云集桥头,载歌载舞,洁白的哈达和七彩的经幡挂满了木桥……

  “金珠玛米的好啊,说也说不完,金珠玛米的情啊,深啊深似海!”每年新生入学时,藏族教师拉毛草都会用心教唱这支歌曲。初中毕业后,父母坚持要拉毛草辍学在家放牛,是连队官兵三番五次到她家做工作,并签订帮扶协议书,帮助她支付学费和每月的生活费,父母才同意让她继续上学。去年,拉毛草大学毕业,她主动申请回到了甘南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任教。这所学校有34名藏、回等民族的残疾儿童,骑兵连团支部得知情况后,组织团员与孩子们结成了“1+1”帮扶对子,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教他们生活常识,帮助这些残疾孩子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连队驻地的不少村庄位于高寒山区,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为了帮助当地牧民脱贫致富,官兵们总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从提高“造血机能”入手,帮助群众改善生态、发展生产。桑科乡牧民扎西顿珠在骑兵连官兵的鼎力支持下,引进了30多只小尾寒羊在牧场上放养,积累起不少养殖经验,在政府惠民政策扶持下,他家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10多年来,连队已在驻地接力扶持了23名像扎西顿珠一样的创业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近千户牧民脱了贫。当地的不少藏族同胞盖起了小楼,新建了毡房,开上了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把温暖送到藏区,把爱心掏给藏胞。近年来,骑兵连先后参加了“兰西拉”光缆、牧民暖水、“兰郎”公路建设等25项重点工程,涉及扶贫帮困、助学兴教、生态建设等诸多方面,驻地数万群众从中受惠。(赵效民 肖传金)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