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到“十”的历练 “五”到未来的新征程

2014年11月18日 14: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18日电 我国成功研制的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209公里、远地点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成功开启我国探月工程新的征程。在多数人都为此次飞行试验器的成功发射欢呼时,有这样一群人,仍然在焦急的等待。

  “发财,你的‘嫦娥’安全回来了!”,接到室友的电话,关发财紧攥的拳头略显放松,坐在一旁的王智键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成了,不错,不错”,还有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美滋滋的回味着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由于正在加班,喜悦过后,他们又各自奔赴现场,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2014年11月1日6时42分,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而航天新光公司研制生产的返回器火工锁再次承受住了考验,这支研制队伍也再度成长,因为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万众瞩目的期待,还有全体航天人探月之路的继往开来。

  “一”到“十”的历练----超级“老姜”抵万金

  还记得1999年11月30日“神舟一号”成功着陆的场景吗?那一年我13岁。还记得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落,宇航员聂海胜走出舱门那灿烂的微笑吗?那一年我27岁。其实,从一数到十用一只手就能完成,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却历时14年。在航天新光公司,有这样一个人,在这14年里,他见证了“神舟”的每一次升空与着陆,神舟与他共同成长,现在他已两鬓斑白,其名王智键,1970年参加工作,自1996年初开始负责921工程“神舟”号飞船的分离机构及神舟飞船舱段地面分离试验台的研制、生产、试验工作。1998年初开始设计神舟飞船连接返回舱与推进舱的返回器火工锁的研制,此产品的设计肩负责任重大,他在返回器连接分离机构的研制中可谓是元老级。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每一段历程都是一个故事,积累的故事多了,经验也就多了,“老姜”的力量也就变得强大了。

  在连接锁地面解锁试验要求精度高,可靠性强,研制进度时间紧的情况下,王智键亲自带领相关试验人员长途跋涉,远赴四川进行产品试验,2008年5月12日正是四川省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时期,当时没有考虑余震的威胁,毅然带领试验队去四川完成试验任务,沿途余震不断,碎石随处滚落,由于汶川地震,试验地点多处电力系统崩溃,试验条件十分艰苦,又逢人员少,天气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但王智键一心一意只想着神舟任务能顺利完成,最终经过克服种种困难保证试验顺利进行,最终完成了产品的试验,这不但为同年9月升空的神舟七号做好准备,还对后续神舟系列成功奠定了有力基础,更是为探月工程积蓄了技术力量。

  “五”到未来的新征程----大兵小将勇向前

  再入飞行试验返回器的成功着陆,再次验证航天新光公司返回器火工锁的研制队伍是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然而带领这支队伍的是年仅28岁的小伙子关发财,外表憨厚的他内心却燃着一团奋斗之火。他带领魏航、贾磊两位弟兄和王智键这块“老姜”,勇敢向前,携手探月。

  2012年航天新光公司接到了用于嫦娥五号上的返回器火工锁研制任务,这次较“神舟”不同,由于“嫦娥”飞行距离距地面较远,返回器火工锁的启动环境比较恶劣,所以研制过程中要进行针对启动环境的技术改进。缓冲防护设计也是以往型号不曾有的装置,它不仅需要起到一个缓冲作用,同时还要收集火工锁起爆后的残骸,对于这个新增装置发财也是绞尽了脑汁,如何有效减震,如何收集起爆后返回器火工锁的残骸,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虽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他们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发财不敢小觑这次探月之旅,尤其是面对新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条件,他更不敢放松。整理思绪后,他立即着手布置相关工作,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的设计图纸他都详细的看了一遍,详细分析了每一次设计的变更,每一个改进之处。再针对嫦娥对返回器火工锁的特殊要求,开始组织组员共同探月,魏航、贾磊是两名入职不久的设计员,在返回器火工锁的研制过程中,他们学习着、成长着,王智键更是处处发光发热,既是一位经验多、技术强的骨干,又是设计员们的老师,每一次评审,每一次试验,都是对他们的考验和历练。他们身体力行想大家展现了一个老兵新兵齐上阵的景象。于今年7月,大兵小将们也不负众望完成了再入飞行试验器火工锁的交付工作,为下一步嫦娥五号做好准备。嫦娥五号将是他们开启新征程的一个新起点。

  随着当今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探月已经不再是一个梦,每一次向太空迈步,考验的各项关键技术的稳固,各路研制队伍的力量,整个民族的团结,乃至整个国家的技术积淀。对于关发财和它的队伍,经历着从“一”到“十”的历练,不断开启“五”到未来的新征程,然而他们只是众多飞天队伍中的一个分支,他们的力量也许微不足道,但飞天事业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队伍共同搭建起来的,他们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航天人不曾停下向太空迈进的步伐,中国更不曾停下科技发展的脚步!(谷家珲)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