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军事百科编书人不惧权威:当面让钱学森改稿件

2014年11月27日 08:3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深秋的北京西山,漫山红遍、层林尽染。

  西山脚下,军事科学院西北角一个僻静小楼里,军事百科专业研究室办公室里,研究员们正加班加点审校书稿,无暇欣赏窗外美景。

  晨钟暮鼓,春去秋来。从《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到第二版,一茬又一茬军事百科人,在青灯黄卷中把黑发熬成了霜鬓,在字斟句酌的枯燥中把岁月刻成了皱纹,在这张“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一辈子……

  冷板凳上甘坐一辈子

  1978年,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思想文化这片土地上冒出新苗。

  为系统收集整理各学科资料,编纂一部“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用的”百科全书,在邓小平同志倡议下,中央作出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决定。

  不久,中央军委也向全军发出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的号令,并决定组建“军事卷”编审委员会和编审室。从此,在人民军队的战斗序列里,又多了一面“军事百科”的战旗。

  “首要任务就是最大化占有资料!”第一任军事百科编审室主任奚原带着研究人员奔波于各大图书馆、资料室,在文山书海中认真梳理我国以及世界军事科学的体系脉络。

  “没有白天黑夜,只有困与不困;没有早饭晚饭,只有饿与不饿……”这段奚原主任当年体会交流材料中的文字,是军事百科人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当记者走进尘封多年的百科资料库室,打开每一个条目所对应的资料盒,阅读那些泛黄的纸片时,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当年的艰辛。

  仅“地雷”这一条目,其资料足足装了4个盒子,共计150万字。如对于地雷的产生背景,部分引用文图就“链接”了从《武备志》《火龙经》等古书中摘抄、复制的内容,而所引用的每一条古籍资料,又各自“链接”标注着其出处、版本、现存地……

  粗略一算,仅此一个条目资料搜集时间跨度就近5个月,涉及各类书籍达200余种,而最后成稿对“地雷”的表述仅千余字。

  原百科部四室主任贾强是1990年调入军事科学院从事百科编纂工作的。第一次受领任务编辑一个两千余字的条目,他认真核查资料,斟词酌句。没想到,稿子交上去就被“撇”了回来。

  第二遍、第三遍……一周后,稿子改到第七遍才勉强通过。

  “百科条目就是要改到一个字都改不动了才合格。”在这种历练中,贾强逐渐从别人眼里的“小贾”变成了“老贾”,又成了“贾老”。

  “贾老”坦言自己还和当年的“小贾”一样,始终有那么一股子冲劲和干劲——“训练标准还有个年龄段的划分,而学术标准对我们来说却始终如一,你说我们能老、敢老吗?”

  做学问凭的是无私无畏

  没点书生气,或许还真干不了百科这个抠字眼的活。而实事求是的百科精神又把这群书生“炼”成了一个个不唯书、不唯权、不唯上的“斗士”。

  在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时,为确保权威性,所有条目都是请当时“最合适”的人来撰写。“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就是“火箭”这一条目的撰写者。

  钱老的初稿完成后,责任编辑发现稿件体例与百科编纂要求不太一致,请示钱老能否修改。消息反馈给钱老身边工作人员后,对方认为钱老所撰写的东西必然是不可挑剔的,并建议原文采用。

  奚原主任一听就急了,顾不了那么多,带着责任编辑直接敲开了钱学森办公室的门,向他面呈修改意见。没想到,钱老耐心听完后,当时便爽快答复:“你们改得很好,就按照你们改的写。”

  “核武器”条目的撰写者朱光亚,也曾被这群百科人“纠缠”。

  朱老初稿虽然从核武器的物理特性、发展历史等方面交代得很清楚,但责任编辑在审核时认为还应添加核武器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使用法律等内容。

  对此建议,朱老十分认可。特别是海湾战争爆发后,大量信息化常规武器的使用对核武器的发展应用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内容进行补充很有必要。为稳妥起见,编审室又专门请来有关核武器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前后召开6次研讨会。每次会议,朱老不管多忙都会准时到场,虚心聆听记录其他同志建议。

  “连钱老、朱老这样的学术权威都敢挑战,你说我们是不是一群直肠子?每段文字的更正都少不了和其他学术单位红脸拌嘴,那时我们的会议室里几乎三两天就会干一次‘仗’。”原百科研究部三室主任孙志成说。

  1997年,《全书》第一版出版后,孙志成收到一位初中生军迷的来信。这位小军迷在信中指出,百科全书中有关喷气式飞机燃料的表述是汽油,而实际上应是航空煤油。

  孙志成和同事们不敢怠慢,经过反复查证,发现确实是在编辑中出现了常识错误。他们当即给那位初中生回信表示歉意和感谢,并在再版印刷时进行了声明和更正。

  十余年间,这群“直肠子”拉直了军事学领域中涉及57个学科的万余个学术问号,使《全书》达到了优质品等级。

  像冲锋时看开生死那样看淡名利

  上世纪80年代末,老山主阵地某部的猫耳洞里迎来了20位新主人。这批从地方高等院校入伍到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硕士,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下连当兵代职生活。年方25岁的金立昕就在其中。

  一年后,金立昕从前线回来,时任军事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的贺捷生对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像冲锋时看开生死那样,去看淡名利得失。”

  如今,已担任军事百科专业研究室主任的金立昕感悟深刻:战场上的生死对军人血性的考量或许只在瞬间,而工作中名利得失对军人血性的考量却更为深刻和持久。

  在一次编制调整中,原军事百科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徐永军改任研究员。从领导岗位转任普通研究员,徐永军非但没有任何怨言,还挑起了军事工作门类主任编辑重任。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徐永军又被任命为研究室副主任。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繁重的工作任务让他的身体健康极度透支,但他仍然没日没夜在办公室加班。

  2009年,徐永军被查出患有膀胱癌,考虑到他的病情,组织决定让他再次改任研究员。在副主任岗位上“两上两下”的徐永军淡然处之,边做化疗边坚持工作。2013年3月18日,带着对百科事业无尽的牵挂,徐永军走完了56年的人生历程。

  相比其他学科,军事百科的确是个在短时间内很难出成果的专业,因此在成长进步上也难免比其他同志“慢半拍”。从百科部到百科研究室,他们多年来有一条纪律:为了不分散工作精力,不参与百科以外的课题研究。这条“家规”,愣是让百科这张“冷板凳”变成了“冰板凳”。

  “即便是‘冰板凳’,大家也能‘坐’得热火朝天、热情不减。”军事百科专业研究室副主任苑洪山说:“很多退休的及调到其他学术部的老同志至今都还在承担着一些百科编辑任务,大伙不为别的,就凭着一股对军事百科事业的热忱。”(记者 罗 辑 包国俊 特约记者 田义伟)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