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江门打造海上民兵劲旅 建军警民联动机制(图)

2014年12月08日 09:28 来源:中国国防报 参与互动(0)
广东江门打造海上民兵劲旅建军警民联动机制(图)
江门市海上民兵分队出海巡逻。聂乐平摄

  广东江门,濒临南海,为粤西通往南海海域的重要战略通道,早在1904年我国就在此设立海关。该市海岸线长达615公里,拥有大小岛屿数百个,海洋资源丰富。步入21世纪,该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该市海洋经济总值占生产总值的15%。面对海上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越来越多的实际,江门军分区进一步加强海防建设,将民兵建设的重点从陆上转移到海上,倾力打造海上民兵劲旅。

  ■怎么建?

  着眼转变建强专业队伍

  岛礁设民兵哨所,随时报海况;海滩有民兵巡逻,守护海防线。这是几十年来濒海地区民兵建设的写照。“筑牢海防,海防民兵不能光在陆上巡逻执勤,而要建设能驰骋大海的新型民兵专业分队!”江门军分区党委根据形势任务变化调整民兵建设思路,将目标定在出海参战支前上。

  海上民兵队伍怎么建?为掌握海洋和船只情况,该军分区司令员周慎坤专门带领机关干部对辖区海情、大小港口和各类船只进行实地勘察,深入渔民和船工家中详细了解海域水文特征、气候条件和可纳编的兵员情况,切实掌握编兵建队伍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该军分区根据海上应急应战需要,积极协调海洋和渔业部门,预征船只,精心挑选人员,着力将曾在海军部队服役的转业退伍军人和熟悉海上作业的中青年船工渔民纳编入队,组建了运输、救援、警戒、卫勤、油料保障、装备抢修等10余支海上民兵专业分队。随后,该军分区专门邀请海军某部和地方海洋、渔政部门领导为海上民兵授课,强化民兵的海洋意识;与海军某部、海警某支队和地方海洋、海事、渔政部门研究协调,明确海上民兵的应急应战任务,建立海上行动的军警民联动机制。

  ■怎么练?

  战风斗浪锤炼支前本领

  海军舰艇部队开展作战演练,海上民兵侦察、装备技术保障等分队挂钩联训;陆军部队进行抢滩登陆演练,海上民兵运输、卫勤等分队伴随保障练支前;军地联合组织船艇应急救援演练,海上民兵应急、搜救分队发挥熟悉海况等优势勇当突击队。前不久,江门军分区组织海上民兵进行应急应战演练,10余支海上民兵专业分队驾驶多种船只快速集结,迎风斗浪奔赴指定海域,劈波斩浪展开20多个应急应战课目。

  “海上参战支前,风险大、难度大,训练必须从难从严、紧贴实战,着力锤炼民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过硬本领!”据江门军分区政委张耀斌介绍,他们在加强海上民兵专业集训的基础上,还利用船只出海返航、海上作业转场等时机,组织海上民兵专业分队进行编队航渡、机动搜救、侦察警戒、支援保障等针对性、适应性训练;抓住海军舰艇部队展开海上作战演练和海警支队执行海上勤务等时机,组织民兵海上分队进行挂钩联训联演。该市海上民兵们牢记肩负的使命职责,不仅紧抓机遇刻苦训练,还根据应急应战需要记录航行轨迹,把许多岛礁的特征、位置、航线以及海浪、潮汐、风向、风暴等水文气象信息弄得清清楚楚,有效促进了海上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提升。

  ■怎么用?

  应急牵引应战能力提升

  2013年9月29日傍晚,台风“蝴蝶”袭击江门海域,出海作业的4艘渔船遇险,船上70多名渔民的生命危在旦夕。江门军分区闻讯后决定,把这次抢险救援作为一项军事行动来组织,他们紧急调派距离事发海域最近的海上民兵救援分队赶赴事发海域搜救。民兵们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战风斗浪,全力救援遇险渔民。其中一艘渔船因触礁发生舱底进水险情,海上民兵救援分队在风浪中找到这艘船后,冒着浪推船撞的风险驾船靠近遇险渔船,先将两船并排固定,再和渔民一起排水出舱,避免了渔船沉没的险情发生。

  “战时能不能应战,用平时应急来检验。”该分区联合地方有关部门,把海上民兵专业分队列入海上应急力量体系建设,军地联合制定《海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遭遇台风、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应急救援方案,遇有急难险重任务就组织海上民兵出动,保障民用船只海上作业安全。据该军分区领导介绍,江门海上民兵队伍自组建以来已先后8次圆满完成海上应急救援任务。近年来,江门市军地将民兵执行海上侦察警戒、支前保障、应急救援等任务的能力由近海拓展至远海,该市海上民兵正在大步走向深蓝的海洋。(叶少华 冯涛涛)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